第九十三章 考察[2/2页]
柳罡又询问了一些镇政府的具体情况,情况却显然很不乐观,大岭乡基本没有什么财政收入,没有工厂,没有矿山,差不多就靠点农业税,工商税也很少,基本上靠财政过日子,因此,日子过的很艰难。
“这茶园,采取的是什么模式?”柳罡询问道。
“这茶园采取的是集体管理,政府出钱,百姓出力的模式,土地占用的两个村各自管理各自土地上的茶树,政府出钱购买农药肥料,农具,以及一部分的工钱,老百姓以承包的荒地入股,享有一定的股权,同时,也承担一些劳动,不过,政府会支付一定的工钱,只是数额要少一些。”郭定凯简单的介绍着。
“也就是说,这个茶园的工程,完全是政府在主导?茶叶生产公司呢,也是政府主办?”
“是的,都是政府在主导,乡里原本有一个集体小茶厂,乡里准备投资将其升级改造成为一家茶叶公司!”郭定凯点点头。
“郭乡长你自己的看法呢?”柳罡却是看出来了,郭定凯说这些政策的时候,有些不以为然,尤其是说到小茶厂时,用的是‘乡里’准备将其升级改造,而不是乡政府,这显然是有差别的,那意思就是说,那是乡里的意见,而不是乡政府的意见,不是他郭定凯的意见
“这个……我认为茶叶公司的事情,应该由企业主导,引进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郭定凯迟疑了一下,才缓缓的道。
“茶场的经营管理呢?郭乡长有什么看法?”柳罡点点头,又问起了茶场的管理,他对于集体企业,是很不感冒的,他一向认为,企业是企业,政府是政府,政府的职能是管理,不是投资办厂,企业办厂,很可能又养出一个小政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滋生腐败,大大的浪费财政,尤其是,这大岭乡,压根就是靠上级拨款维持,哪来的钱如此糟蹋。
“茶场的经营管理,我感觉还是经营承包到户更好一些,将补助资金按照面积分摊,各自经营各自的茶园,茶叶的经营和管理,也都由茶农自己负责,政府组织人员验收,达到了标准,就发放补助资金,农药化肥,由政府统一发放,并且负责监督,确保其全部用在茶园生产上……”郭定凯毕竟是乡长,而这个茶场,无疑是乡里最重要的一个产业,虽然不是主管领导,他对于这个茶场,也是格外的关注的,为此,也认真的思考过。
“郭乡长,这里到大沟的路,你能找到不?”休息的差不多了,柳罡站起了身,问郭定凯道。
“这个,我的确没有走过。只是知道个大概的方向!”郭定凯有些为难的道。
“哦,松雨乡那边,有多少适合种植茶园的土地?”看着松雨乡一方的荒山,柳罡也有着尽量的将这些荒地利用起来的意思,松雨乡大面积退耕还林,农户也没有什么事情做,而发展茶园,无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应该不少吧,最初茶叶扶贫项目的落户,就是我们两个乡在竞争!”郭定凯迟疑了一下,还是将实话说了出来,大岭乡的茶苗都已经育好了,各方面的工作都已经到位,他也不担心这项目被抢走了去,此时还要想抢,那实在是有些吃相太难看了。
“哦,我们回去了,肚子也饿了吧?”柳罡起身往回走去,已经快两点了,走回去,还得一个多小时呢,可是不能再多耽搁了,而且,肚子也委实的有些饿了。
“肚子倒是不怎么饿,下乡的时候,经常两三点钟才吃饭。”郭定凯赶紧的道,虽然肚子的确有些饿了,可他显然也不可能说什么,别人一个常务副县长都饿着肚子,自己有什么不能饿的。再说了,他虽然的确有些饿,却也还不至于饿的受不了。
第九十三章 考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