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90东南亚之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二章 外资引进[2/2页]

    首发:塔>读小说

    “我们已经置顶了一个宏大的工业计划,单单凭借我们的力量,无法完成这样规模宏大的建设,当然需要投资

    “不过,这次投资,与青帝国时期的外资投资有所不同,不同行业有不同限制,希望各位理解。”孙载之点点头。

    “请问,具体不同在什么地方?”美国人积极阳光的问道。

    “例如铁路,原有的,铁路两旁的归属地,这肯定是不行的,且铁路投资上,需要同我们合作建立铁路公司。”孙载之举了个例子。

    害怕他们无法接受,还特地将南华搬了出来。

    “我们已经和南华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青帝国时期定下的工业合作建设计划将继续下去。”

    “铁路计划,双方也同意合作修建三镇至金陵的铁路,与至上海的铁路直接连接,合作方式便是成立铁路建设和运营公司。”

    “我相信,这种模式将实现双赢,并将继续下去……”

    双赢——华人赢两次,没错。

    乔治五世即将登基,战争将不可避免的进入倒计时,这时候投资,三四年刚好投产。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拥有庞大生产能力,才能拥有定价权,原料最不值钱——英法有广阔无垠的殖民地,原料足够。

    合作建设,华人能从原料——生产——出口,三个环节中,挣上大比金钱,快速完成积累

    至于外资?他们能从商品出售上挣一笔,这笔利润得和华人股分分配。

    一个商品,原料五块,战争来了翻五倍不多吧?人工两块,也翻五倍,成本就三十五了。

    战争时期,利润没有200%,好意思说自己是资本家吗?售价就一百零五了。

    再加上税收,原本二十来块的东西,最后卖一百五两百的,还别嫌贵,就这个价,还有价无市,抢都抢不到呢!

    就以钢材为例,一战前粗钢的国际价格在10~30美元一吨之间浮动,战争开始后,粗钢价格数次爆涨,到100~200美元每吨。

    全取中间值,15美元一吨变成150美元一吨,翻了十倍。

    粗钢是工业品,但更是基础原料,原料都翻了近十倍,那制成品呢?

    特别是战争相关的物品,对于战争参与者来说,这是必需品,输了赔的更多。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英法在战争结束时,总军费花费分别为810亿和770亿美元,其余花费不算,光这些就是天文数字。

    刘一鸣可是心心念念的想分一杯羹,自己能力不足,合作便是最好的方式,反正外资也得缴税。

    等战争结束,盲目扩大生产的外资企业因为赔本,将不得不改变策略,大部分都会被“赶出去”。

    剩下的也掀不起多大风浪。

    再说,那个时候,刘一鸣准备的应该就差不多了,正好趁着英法缓不过劲儿来,玩一把大的!

第五百六十二章 外资引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