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宅通现代:七零村花的社畜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9章 我来想办法[2/2页]

    “不不不,还是要的。”朱教授连忙道,“我们之前已经找过一些案例了,大厂子不愿意按照我们的意见来,小厂子也没有那么多试错机会。”

    “我这也是厚着脸皮请求你,你能答应我已经非常庆幸,用你的小作坊做实验,补偿是应该的。”

    乔玉也无奈,只能答应下来:“这方面朱教授决定就好,不过我还是有我的要求。”

    “请说。”朱教授并不意外,这第一批私营企业家,大多都不是随波逐流的人,都有着强烈的个人意识,乔玉能答应他,确实是他厚着脸皮以老师的身份请求学生帮忙。

    现在面对乔玉的要求,朱老师自然也是做好了准备,竭力争取。

    然而,乔玉接下来的话,却出乎朱老师的意料。

    乔玉说:“我很支持老师的实验,能够给大家提供机会我也很高兴的,但我毕竟还有客户需要面对,红薯粉的品质和产量上我必须保证一致,只能优于原来,不能差过之前。”

    不等朱老师说话,乔玉说道:“因此我准备单独抽调出来一个小组,配备齐全机器设备,专门用来做实验,在实验成功之前,其他小组维持原样。”

    乔玉不好意思地冲朱老师笑笑:“老师,您看这样行吗?”

    “行当然是行……”朱老师都有些犹豫了,“可这样不就等于你单独拨人拨场地设备出来给我们用,全额赞助我们的实验吗?”

    “这样,不会对你的生产造成影响吗?试验成本也有些高了。”朱老师担忧道。

    一个小组,最起码得有三四个人,甚至更多,这些人一个月的工资就得一百多。

    还有设备和场地,都需要单独划分。

    乔玉的想法他们并不是没想过,只是难以实现罢了。

    他们这样一个普通的实验,申请到的经费有限,没有可能完全复制到厂子里的生产,可现在乔玉居然直接答应他单独成立一个实验小组。

    “陈乔玉同学,你是否考虑过这样会有多少成本?”朱老师没有盲目喜悦,他们作为经济学的教授,正在研究民营企业的发展。

    但这个过程如果给本身规模就比较小的民营企业造成巨大影响,他还是有些担忧的。

    即便是乔玉的这种半手工的红薯粉作坊,也需要用到三台设备,四五个人。

    而据他所知,乔玉的作坊里现在本身就只有一套设备。

    朱教授让乔玉三思。

    然而乔玉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深深明白手工小作坊的发展有限,如果不改革,将会一直停留在用劳动力换钱的阶段。

    而未来,一定是用技术换钱,甚至用科技和专利挣钱的时代。

    乔玉很坚定:“朱教授不用担心,需要什么,我来想办法。”

第749章 我来想办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