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宅通现代:七零村花的社畜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8章 乔玉成了全村的笑柄[1/2页]

    现在不仅没跟乔玉在一块儿,过年还要去相亲。

    姚大勇心里苦啊。

    但他毕竟二十七八了,再不谈对象,在村里简直没法活。

    跟他同龄的几个人,别说结婚谈对象了,连娃都会打酱油了。

    这回是他姨妈给说的一个姑娘,听说人挺好的,还跟姨父家沾着点儿亲戚。

    姚大勇不想去,但是亲大姨狠起来,连金二婶都不敢说什么,何况他一个晚辈。

    就这么的,给答应了。

    ……

    时间过得很快,十二月中,饲料厂新员工第二次培训考核,全员通过。

    辛晓晨、乌婷婷和江晓梅也顺利拿到了提前一个月培训合格的五块钱奖金,并且工资上涨一级,拿二十五块钱了。

    正好朱教授他们隔三差五到新厂的试验厂房进行试验调整,顺便也指导指导这些新员工。

    五个人,加上原先的三个师傅,如今也能有条有理地把产线开起来了。

    专家们调整了设备,还在乔玉给的饲料原料配比上进行了一些调整。

    毕竟乔玉不是专业的,她从现代书上抄过来的饲料配比多少还是有些问题。

    比如最适合做饲料的玉米芯子,在姚家村,乃至枫桥镇,产量都不丰富。

    玉米的比例高了,对饲料厂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增加成本。

    而改成姚家村高产的红薯,取材更容易了。

    当然了,玉米的配比也一直做着,朱教授项目组里有个农业方面的副教授,提出来:“我们改良的杂交玉米已经在育种阶段了。”

    “只要育种目标完成,铺开之后,玉米的产量很快会反超红薯的。”

    那位教授表示:“玉米是天然的饲料原材料,利用率比其他的都高,玉米芯子十分方便收集、运输。”

    在这种情况下,朱教授他们给了乔玉一套新的现行的利用姚家村本身的红薯进行加工的饲料配比,又储备了以玉米为主的饲料配方,方便乔玉后续调整。

    还有一些乔玉之前并不知道八十年代有没有的原材料,通过朱教授的项目组,都一一通过“讨论”的方式提出了。

    朱教授虽然并不是农学相关的,他的重点在经济和产业管理上。

    但农业经济也是目前国家重点关注的部分,所以朱教授也有相应的关系网。

    朱教授出面,他项目组里的农大学生实施,把之前讨论里提到的材料都一一讨要过来,进行试验。

    最终的成品虽然没有乔玉直接从现代拿到的配方好,但也可以算得上是这个时候相当不错的饲料了。

    “在营养方面欠缺了一些,但是增重率还是不错的,另外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你们本地当季收购,成本应该可以做到六分钱一斤。”

    朱教授带着学生核算了一下:“不过综合考虑下来,要卖到一毛钱一斤,你才有利润可言。”

    不然,顶多把人工和设备厂房的折旧抵扣掉,并没有赚到什么钱。

    朱教授对此很是忧心。

    他关注的就是经济方面,深谙只有让农民企业家赚到钱了,才能够提升他们的兴趣,让乡镇企业发展起来。

    不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无法安排,农村又没有自己的支柱产业,与城市的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迟早是会出问题的。

    朱教授特别担心乔玉因为利润不够,而放弃养这么大一个厂子。

第788章 乔玉成了全村的笑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