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宅通现代:七零村花的社畜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1章 乔玉获县里投资[1/2页]

    乔玉她们在沪市玩了四天,青杨到底还是跟同学换了个班,陪她们玩了两天。

    “没事儿,我说把补助给他们,他们乐意得很,要不是另外两天有重要的会议需要翻译,我也想请假来着。”

    青杨说道。

    不可否认,家庭条件还是给了青杨很大的自由。

    同样是留校接待外国交流团,有的同学是为了锻炼口语、检验能力,而有的同学则是因为没钱买票回家,甚至要通过做暑期兼职来挣生活费。

    青杨显然是前者。

    从他上大学开始,乔玉就给他定了每个月五十块的生活费标准。

    在大多数学生一个月连学校带家里资助,一共才十几块生活费的时候,青杨这可以算是个小土豪了。

    青杨也说不要,但是乔玉坚持。

    “钱花不花是你的事,但是给不给,是我的事。”

    乔玉说青杨:“别人不知道,你还能不知道吗?咱家缺不缺钱,你心里是最清楚的。”

    就不说店里、厂里了,就青杨屋里堆的那些货,甚至是万青每个月拼凑出来的自行车,都不是一笔小数字。

    分分钟一个月抵青杨一年的生活费。

    青杨争不过乔玉,只能应下。

    他确实没乱花钱,但是有钱之后,同样是买书、买磁带,或者去看电影看展会,他都比别人多些自由。

    包括大三去国外交流的机会也是。

    虽说是公费去的,学校会负责学费,并且给学生生活补贴。

    但很多学生根本不敢去,因为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谁知道会在那里遇到什么?

    而且听别人说,生活补助根本不够,那边的人都不吃米饭,要是吃不惯,想买米饭,就得花大价钱。

    这就劝退了不少人。

    有钱叫远赴深造。

    没钱就叫背井离乡。

    因此青杨在学习生活中享有极大的自由。

    陪了乔玉她们两天,青杨就回学校继续兼职了,乔玉她们在沪市痛痛快快地玩了几天。

    都别说国外了,就是同在国内,沪市就要比老家枫桥镇发达许多。

    在枫桥镇难得一见的小汽车,这里满大街都是。

    街上人穿的裙子、皮鞋,挎的包包,还有各式各样烫头的、染发的、化妆的……令人应接不暇。

    还有大街上的海报,更是让余小姨激动疯狂。

    “看到没?看到没?这就是我特别特别喜欢的那个女演员!”

    “原来她上个月还来沪市的百货大楼做活动了!”

    “啊!他们这里还开演唱会!”

    余小姨此时只恨自己没生在沪市。

    余小红也是,激动一点儿不比余小姨少。

    大街上的好多东西,她都觉得新奇,还拉着乔玉买了一套化妆品。

    虽然乔玉店里就有,但是吧,沪市的货总是更好更新鲜的。

    乔玉也乐呵呵的跟着买了。

    不过她不止买一套,她给余小姨也买了,还给两个舅妈和大红姐,还有柴爱花、英子、穗华、袁依依她们都买了。

    看到一些特色的小玩意儿,明知道去现代的批发市场一抓一大把,还便宜,但她还是买了。

    人不能永远只盯着“划算”两个字生活。

    还需要一些特别的“意义”。

    反正都出来玩了,那就放开了好好玩儿呗!

    四天之后,乔玉她们告别青杨,去了周边的苏市、杭市。

    而且乔玉还学会了包车,她们有三个人,差不多就可以包一辆车了。

第881章 乔玉获县里投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