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宅通现代:七零村花的社畜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遭遇前所未有的灶台危机[2/2页]

    还好两个时代有“差价”,不然陈乔玉都怕自己出不起这过路费了。

    他们家从前就不是想吃鸡蛋就能吃鸡蛋的条件。

    更别说拿鸡蛋来试验了。

    或许也是这样才没让老宅的秘密暴露。

    陈乔玉仔细检查锁好老宅厨房,这才挑着担子从后门溜出去,从山脚绕路去外头的山路了。

    在山路上走了一会儿,终于等到了一辆三蹦子,拦了下来去小芦沟村。

    陈乔玉没进村,在村外就下车了。

    然后就蹲在路边等着。

    一直到日头快升到半空了,才终于看到大舅一家挑着扁担从远处过来。

    陈乔玉赶紧站起来迎上去:“大舅,舅妈,你们咋不坐车回来啊。”

    余来富嘿嘿笑道:“又不远,坐什么车。”

    余建国跟高立农也跟在后头,都挑着箩筐篮子。

    “我们四个人都要给四份钱,连箩筐都要收钱,太贵了,又怕颠着鸡苗,所以干脆自己挑回来了。”

    大家累归累,但都好似打了鸡血一样精神奕奕。

    他们肩上挑着的不是扁担跟箩筐,是对生活的希望。

    陈乔玉也笑了起来:“嗯,走吧,回家去!”

    大舅他们是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人。

    他们的“不舍得”,是陈乔玉要一直保留的谨小慎微和朴实勤劳。

    看到陈乔玉也挑着担子,屠慧东笑得嘴都合不拢:“这小鸡崽真精神。”

    “乔玉你这法子好,分开不怕压着。”

    大家七嘴八舌地分享着彼此的经历。

    屠慧东说:“我们支书跟我们一块儿去的,当场点了数,五百只整整的,还让我们写条子。”

    “说不用公社的饲料的话,一百只明年要交七十四只给公社,一只给大队,咱们剩二十五只。”

    这次抓的五百只,等于要交三百七十五只出去。

    听着好像还好,自家能剩一百多只呢,但其实饲料跟养殖成本真的不低。

    人才刚刚吃饱的年头,想弄点儿好的给鸡吃,那可不容易。

    但现在加上陈乔玉弄来的一百零五只小鸡仔,就好多了。

    “这样咱们家只用交三百七十五只出去,剩下的都是自家的。”

    陈乔玉这会儿正是警惕心最高的时候,不由问道:“村里会不会查数量啊?”

    之前家家户户养鸡,队里都会突击上门查数量的。

    屠慧东挑着扁担健步如飞:“不会,当时我就跟支书商量好了,我们上交鸡给村里,别的甭管!”

    为防万一,屠慧东还悄悄送了礼,让支书给他们家圈一块地。

    “就在咱家西边一点儿,靠着山呢,我们在山脚下修了鸡圈,到时候再弄些竹子,把山上围出一圈来,方便养鸡!”

    陈乔玉放下心来,大舅大舅妈都是成年人了。

    可能未必有她在现代的见识多,但是对于村里这些鸡零狗碎的事儿,经验比她多。

    于是陈乔玉也不多问村里人咋想咋看的了,让大舅妈他们去处理吧。

    毕竟她又不是什么万能的天才,啥都能知道,啥都管。

    还是要大家伙一起努力才行,靠自己得操心到啥时候去。

    等到了家,陈乔玉才知道屠慧东说的“赶着建了两个鸡窝”是多么谦虚的说法。

    半截的土砖墙,竹条竹竿木板,尿素化肥袋子,跟一扇一扇的芦苇编织成的草皮,垒出了两条长长的鸡圈。

    直接从大舅家西边延伸到山脚,才用竹竿围了起来。

    看那架势,以后那竹竿肯定还要继续往外扩建的,多少是要侵占一点儿山地的。

    陈乔玉默默给大舅家竖了个大拇指。

    这效率,这胆量,确实是她一个人做不到的。

第122章 遭遇前所未有的灶台危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