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宅通现代:七零村花的社畜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7章 夜市上学艺[2/2页]

    陈乔玉有些艳羡,现代人真幸福,老人也有手机可以用,可以通过手机看新闻看报纸,听歌听戏看视频。

    不像村里的好多老人,腿脚还利索的时候还好,还能帮着家里干点儿活,显得有用处,也就不觉得老。

    一旦腿脚不利索了,干不了活了,就会成为家门口的一座石雕。

    每天早上起来,一直到夜晚天黑,除了吃饭,大部分时间就是静坐在屋檐下或者院子外、村口。

    像一块沉默的石头,静静等待时光流逝。

    他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甚至可能连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没有人再把他们当成壮年那样对待了。

    一旦年龄老去,他们就会迅速被整个世界抛弃。

    陈乔玉把鸡蛋和菜干一筐筐运进去,替老家的老人们伤心,也替现代的老人们高兴。

    送完货,陈乔玉看着时间还早,青杨下晚自习要八点左右才能回来。

    她就美甲店找周晓玲。

    周晓玲正在给人做美甲,只用眼神示意陈乔玉等一下,陈乔玉就回到铺子里等了一会儿。

    正好周姐也接松松回来了。

    大家就一块儿去夜市吃饭。

    六点多的夜市很热闹,天还没完全黑,但已经有许多附近的居民和下班的人来这里吃东西。

    周晓玲对夜市是最熟悉的,她带着陈乔玉他们来到一个小摊前,点了一碟盐水毛豆,一碟盐水花生,还有一份鸡蛋炒米粉。

    “这家的炒饭炒粉最好吃,火候够,炒出来特别香!而且只要八块钱一份!”

    陈乔玉很喜欢周晓玲这样的人,没钱的时候也不会怨天尤人,会好好生活爱自己,有钱的时候也不会飘,依旧喜欢吃八块钱一份的炒米粉

    陈乔玉要了一份炒饭,周姐给松松要了一份炒面,还在旁边的摊子上买了两罐瓦罐汤。

    周姐说:“我下午出去跟人谈合作,吃了点儿东西,现在不饿。”

    陈乔玉对此一点儿也不意外——现代人的胃口对她来说真的就跟小猫一样。

    周姐说的吃了点儿东西,很有可能就是吃了巴掌心那么大一块儿的小蛋糕,然后一杯奶茶,就说自己饱了。

    陈乔玉看到瓦罐汤,觉得很神奇:“我还以为他们是用那个大缸炖出来的呢。”

    没想到是一个个小瓦罐单独炖的。

    周姐笑道:“大瓦罐显眼,算是招牌,小瓦罐先分好,后面又能节省出餐时间。”

    这就是做生意的小门道。

    陈乔玉表示受用。

    炒粉炒面上来了,陈乔玉尝了尝,还真是不错,好吃,火大,油够,还放了鸡蛋和豆芽、胡萝卜丝、蒜苗,就是调味儿有点咸。

    炒饭也是,里面还放了玉米粒和火腿肠,确实比她炒的蛋炒饭要好吃点。

    学到了。

    陈乔玉吃着炒饭和周姐晓玲分给她的炒粉炒面,心中灵光一闪,问周姐和晓玲:“周姐,晓玲,你们知道哪儿的酸辣粉好吃吗?”

    要想红薯粉的作坊能够开起来、持续下去,就得想好渠道出路,要把上下游都打通才行。

    如果能附赠酸辣粉的做法,能叫别人买回去做小生意,那往后卖给小商贩,自然比卖给普通人家挣得多。

    而现在,夜市小吃街不就是最好的学艺之地吗?

第357章 夜市上学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