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宅通现代:七零村花的社畜日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4章 女孩咋不能读书了?看看人家乔玉[1/2页]

    余下的四千斤大蒜以32元每百斤的价格卖给了三水镇,村里一下子又收入一千二三百块。

    老支书和秦主任一个松了口气,一个满脸的笑意。

    整个夏天,秦主任都在四处奔走、游说。

    去的就是那些不让孩子读书,尤其不让女孩儿读书的人家。

    秦主任和金二婶天天跑,偶尔也会把陈乔玉带上。

    带上陈乔玉的时候,秦主任就会指着陈乔玉跟那些人说:

    “谁说女娃不中用?看看乔玉,谁不说是咱们村第一能干的?”

    “要学习文化啊,要有知识啊!你看,乔玉没上高中,还特地去念了夜校,拿到了中专文凭,下半年还要上函授大专呢!”

    “钱的事儿要你操什么心?现在娃儿读书能用多少钱?家里口粮又不是不够吃,学费大不了从村里借,以后再还嘛!”

    “实在不行,下半年种蒜带上你家,不行吗?”

    陈乔玉也没想到自己现在还能成为秦主任劝诫不让女孩儿读书家庭的案例。

    有点不好意思。

    但却又有些骄傲。

    村里的人不听劝的还是少,这么多年他们村虽然穷,但是风气还是不错的。

    有些小矛盾,但是大面上都听指挥。

    哪怕是现在到处都在流行自己承包单干,他们村也还是有自己的风格,集体大承包、小分包。

    而且已经明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对于靠天吃饭,扛不起一丁点儿风险的农民来说,现在等于村队帮忙兜底了,所以心里也更倾向于听村队的。

    本来学费也不贵,大多数人只是觉得上学也没用,或者觉得家里少了个劳动力。

    现在被劝说着、训诫着,脸面上下不来,就没有那么坚决了。

    好多人就松口了:“行吧,那九月就叫娃上学去吧。”

    秦主任心里知道,很多人都是存着村里给免费“贷款”上学是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才答应让孩子上学的。

    这点他们也早就料到了。

    老支书坚决要在自负盈亏的承包户手里收一成利上来,也是这个原因。

    要么你就别享受村里集体的好处,要么,你日子好过了,总要给村里贡献贡献,拉拔拉拔其他人。

    而许多家庭困难的村民,就真的指望着这一点点希望,活下去了。

    学费方面有大队部免息贷款,可以等到学生中学毕业后,或者有幸大学毕业后再还。

    陈乔玉个人又单独提供了一份奖学金。

    “但凡上学的孩子,每个月凭作业本和铅笔头可以来我这里领本子和笔。”

    “考上镇上初中的,我奖励一支钢笔,一瓶墨水。”

    “考上高中的,除了本子和钢笔之外,我还奖励一辆自行车。”

    当然了,是她带回零件让万青帮忙组装的那种旧自行车。

    但放在这个年代,也不亚于村里说孩子考上高中,奖励一辆摩托车了。

    至于考上大学的,村里和镇上自然有帮扶,也轮不到陈乔玉。

第574章 女孩咋不能读书了?看看人家乔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