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旱灾危机,明君担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区的炙热。
"诸位爱卿,华北旱灾已到危急关头。"朱雄英环视众臣,沉声道,"据报灾区河道干涸,井水见底,民不聊生。此次旱灾来势汹汹,若处理不当,不仅农民流离失所,城市粮价飞涨,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户部尚书张居正率先发言:"陛下,户部已紧急拨款五十万两,用于赈灾。但恐杯水车薪,难解燃眉之急。"
"粮储如何?"朱雄英直奔主题。
"各地粮仓储备尚可,但若旱情持续至秋,后果不堪设想。"
朱雄英沉吟片刻,作出决断:"朕决定亲赴灾区督导救灾。内阁即刻拟定赈灾诏书,宣布以下措施:一、开仓放粮,向灾区调拨粮食储备;二、免除灾区今年一切赋税;三、调集漕运船只,将江南淡水运往华北沿海;四、动用军队协助挖掘深井;五、各州县设立粥棚,确保灾民基本温饱。"
朱雄英话音刚落,礼部尚书刘健便站出来反对:"陛下亲赴灾区,恐有不妥。旱灾地区瘟疫易生,且道路艰险,臣等担忧龙体安危。"
"天灾当前,朕岂能独享清凉?"朱雄英目光如炬,"传旨,三日后出发,前往河北重灾区。"
河北邢州,这座往日繁华的商贸城市如今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街道上尘土飞扬,店铺多数关门歇业,幸存的行人面黄肌瘦,神情呆滞。
朱雄英的车队刚进城,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在城郊,他看到农民在挖食草根树皮,儿童瘦骨嶙峋地蹲在干涸的水塘边,而更多的村庄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断壁残垣诉说着灾难的惨烈。
"立即在城中设立十处粥棚,从军中调拨水源,确保灾民饮水无忧。"朱雄英当机立断,随后亲自前往村庄查看情况。
在一个叫石桥村的地方,朱雄英见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村中井水已干,妇女们需要步行五里到邻村挑水;老人们蜷缩在阴凉处,没有力气动弹;一名瘦弱的孩童正艰难地啃着一块树皮。
"这孩子父母何在?"朱雄英问道。
"去城里寻活路了,已有月余未归。"一位老者回答,声音颤抖。
朱雄英立即从怀中取出干粮给孩童,又命令随行官员登记村中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优先安排救济。
返回邢州城后,朱雄英召开了灾区官员紧急会议。"水师船只已在渤海湾卸下第一批淡水,即刻运往各村;工部已组织技师来此勘测地下水源,准备挖掘深井;户部拨款已到,立即用于粮食购买和粥棚设立。"
然而,救灾工作进展并不顺利。一方面,旱灾范围过广,救灾物资分配不均;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官员贪污救灾款项,导致物资未能及时送达真正的灾民手中。
第162章 旱灾危机,明君担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