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由武入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武术功法是蓄养能量,反对挑战极限。
高难度的花架子即没用又不能养生,初学进入者要选择真正功夫,会真功夫的老师。
真正的传统实战武术很不具观赏性,一般只有一个回合,伸手见高低,拳打两不知。
如何区分表演和实战武术,很简单两只手合在中线上护住从鼻尖至心窝一线的为实战,两手分开敞开中线摆泡斯的为表演武术。
你不会看到任何食肉动物,在攻击猎物时把两只前爪打开。
武术是上天赐给中国人特殊的礼物,是智者的修为。
真正的(非表演)武术动作朴实而简单,运动中所包含着东方人体学、宗教修持法与人文关怀,是一个以身体运动为载体的大文化,从中获得难以言表的身心愉悦。
传统国术注重练功蓄养,首重呼吸,极反对以毁坏人类健康为代价的运动。
从中国武术运动养生理论的角度,绝大部分奥林匹克的运动都是毁坏人类健康的运动。挑战极限使肢体内藏承受超负荷的压力。
争强好斗培养出贪婪功利的心理意识。金牌奖金都是牺牲健康去换取的。
我们看看那些无论获冠军的还是没拿过奖的退役运动员有几个是健康的。
工作事业和他们年轻时的付出也不成正比。
而中国武术家运动寿命很长,到老年身体非常好,是平时注重练功的蓄养。
武术内功主要指的是呼吸方式,在横隔膜以下呼吸叫腹式呼吸,也就是气沉丹田。
内功修炼立要来源于道家的炼养法中的:存思术、内观术、导引术。
太极拳主要来源于导引术,以呼吸引动肢体运动,用一些太极桩法先找到横隔膜以下的感觉。
呼吸分三个过程:吸、止吸、呼。止吸时隔膜肌一圈用手按是硬的就对了。
武术站静桩是修炼身心的重要基本功,它是一个把精神意识在身体上物质体现的过程,在不动的状态下能让四肢麻胀身体出汗。
思维要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虚灵独存,周身内外激荡回旋、悠扬相依,其乐无穷。
练功与练拳是一体两面,功和拳两者皆不可偏废。
功和拳实际是不能完全分开的,有些拳法是偏重功法,有些偏重打法。
一般所指的功都是注重呼吸的基础功法,蓄力不发,反复梳理筋骨,使之通达安徐,身心得到合谐律动,并能瞬间调动一切能量。
只练功不练拳,不能使功力得到调动发挥是死功,最后不会应用,就象天龙八部电影里小和尚被强迫注入了北冥神功,但不懂拳法不会使用。
武术是具体的操作,必然以技术形式完成,不能有一点虚的东西,江湖骗子会把它神秘化,艺术作品会把它夸张化,院校学者会把它高深化。
虽然武术最终追求的是道,但没有一个拳种是有道无术的。
在具体的技术中达到高境界,体悟道的智慧。
中国传统实战武术的复兴,要紧抓继承和创新两个要义。
中国传统实战武术在近现代不得不提武术家孙禄堂,他把形意、八卦、太极融为一体。
孙禄堂晚年正值国力衰败,外国列强肆意欺侮的民族危亡之时,他年近半百击昏挑战的俄国着名格斗家彼得洛夫。
年逾花甲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
古稀之年一举击败日本五名空手道高手的联合挑战。只有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方式,才能在古稀之年仍然雄风不减。他还写了很多拳学着作。
但凡称为“博大精深”的事物,都难以把握全面的精准。
所以中国武术绝不是标准化的体育项目,而是一个庞大的身体运动的文化载体。
传统武术在当今是一个落破的行业,大部分武者不是在公园小树林教拳,就是在娱乐界做武替,生活并不乐观。
但是却有一批执着于传统武术传承的人,坚守着这一片小小的阵地,靠的是一种超越金钱名利的尚武精神。
随着文化的回归,真正传统武术会有其应有的地位。
很多从事传统文化的人对时尚都不屑一顾,认为浮浅是外国人和年轻人的东西,比不了国粹有深度。
但为什么国粹都要振兴?时尚的东西浮浅却有这么多人热捧?时尚就是生命力创造了这个时代的文化。
要振兴了就是要淘汰了,想保留就要用时尚化的形式改造它,没有割裂传统的绝对时尚,也没有不可改造的传统文化。
中国武术是传统文化里的精华,我们要树立自信心,挖掘改造我们所拥有的世界一流文化,但必须承认近一百年世界的话语权在西方,高喊振兴盲目自信只能葬送国粹。
世界上真正的武术,第一基本功都是放松和安静——即松静力——其目的是运动高速度、聚集暴发力。
近代李小龙是把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结合非常成功的武术家,他创立的截拳道从发力原理到运动曲线,都把东方哲学理念发挥到极至。
可惜英年早逝,传统武术中蓄养与现代竞技训练这一课题未能完成。
中国传统武术之理论依据,源于道家和中医思想理论。
道家所研究的是对生命的养护,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炼养技术体系。
形意拳由武入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