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豪门风云沈氏家族的荣耀与征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4章 星际枢纽:文明跃迁的时空走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连等车时间都不超过3分钟。"

    一线城市的交通体系更是登峰造极。在"昆仑市",地下200米处的超级交通枢纽连接着太空电梯、星际飞船发射港和量子地铁。智能调度系统通过量子纠缠技术,能在纳秒级时间内规划最优路线。当某乘客需要从火星前往地球时,系统会自动安排:先乘坐量子地铁抵达枢纽,无缝换乘太空电梯至轨道站,再转乘星际飞船。整个过程无需出站,行李由智能机器人自动转运。

    这场交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文明形态的蜕变。火星的城市规划采用"星际蜂巢"理念,每个城市都是独立的生态单元,但通过交通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在"轩辕市"的中央市场,智能购物车自动导航至顾客所需商品前,货架上既有火星农场种植的量子蔬菜,也有地球空运的新鲜水果。

    面对火星的崛起,地球社会也在加速变革。华夏各大城市纷纷建设"星际中转站",上海的"虹桥星际枢纽"将高铁、飞行汽车、太空电梯无缝衔接;北京的"中关村火星科技园",每天都有科研成果通过量子通讯传输到火星。"地火一体化"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许多企业开始实行"双行星办公制",员工可以选择在地球或火星的办公室工作。

    A国和岛国在这场星际竞赛中彻底掉队。当A国还在争论太空探索的预算时,火星的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当岛国试图仿制太空电梯技术时,华夏的工程师已经开始研发第二代超光速量子通道。"我们不仅输掉了现在,更输掉了未来。"A国某智库报告发出绝望呐喊。

    沈知意站在火星最高的"星海塔"顶层,看着穿梭往来的交通流。智能系统显示,已有500万地球居民移民火星,地火之间的日均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文明等级的提升,本质是对时空的掌控。"她对着全球直播镜头说道,身后的太空电梯正载着新一批移民缓缓升空,"当我们能在十分钟内穿越天地,在十五天内跨越行星,人类文明便真正踏入了星际时代。"

第304章 星际枢纽:文明跃迁的时空走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