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二第100章阳奉阴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咸丰八年二月,安庆内军械所的蒸汽锤击声比往日急促三分。曾国藩盯着新制的「分差算筹」,竹骨上的铜制齿轮咬合细密,刻度间填着江南蜂蜡——这是仿造洋人「差分机」的第五次尝试。「中堂,」幕僚递来密报,「淮军已在上海设局,用洋人造蒸汽计算器算弹道。」曾国藩捋须不语,指尖抚过算筹背面的「雪竹」暗纹——那是为掩人耳目刻的竹叶,底下藏着十二道齿轮参数,尾端「正」字微印浅得几乎看不见。

    同日未时,上海淮军大营的「自强算局」内,李鸿章用「蒸汽计算器」拨出涡河弯道的曲率数值。这台铁制方匣由江南匠人拆解西洋座钟制成,曲柄每转一圈,齿轮便吐出一张纸带,上面印着用「横纵线法」算出的弹道轨迹。「比楚勇的竹制算筹快十倍,」他对幕僚笑道,「可惜蒸汽机要烧洋煤。」话音未落,算局角落的铜炉因缺煤熄火,匠人不得不改用松脂驱动,纸带输出速度立时慢了三成。铜炉上的「正」字火印被熏得发黑,恰似朝廷对算学的掌控在技术困境中褪色。

    卯时三刻,闽浙算学馆的晨雾里,左宗棠的「斑竹算尺」与洋人「比例规」并排放置。他盯着匠人用「水砣找平法」校准蒸汽机床,忽然踢翻碍事的「正」字火印木箱:「朝廷要算具刻正字,咱就刻在底座!」匠人领命将「正」字凿进机床基座,却在侧面刻上不易察觉的「闽」字暗纹。左宗棠抚摸着新到的「对数表」译本——这是用景德镇瓷器从洋商处换的,纸页间还夹着南洋「算盘改良图」,边缘隐约可见被磨去的「正」字痕迹。

    辰时,紫禁城的「算学正心局」接到密折:「湘军分差算筹、淮军蒸汽计算器皆用洋人算法,刻纹多有违制。」肃顺望着案头的「正心算珠」,忽然想起闽浙送来的算学馆图册——左宗棠竟在「正」字火印旁刻了「潮」字,美其名曰「正潮算理」。他冷笑着批复:「准用西法,但算具尾端须加正字微刻,违者以通敌论。」朱笔落下时,墨点溅在「正」字火印上,宛如一滴血渍。

    巳时三刻,闽浙算学馆的蒸汽锤重新轰鸣。左宗棠用「望筒」观测闽江潮水,算尺在掌心划出抛物线——这次用的是洋人「三角法」,却套上《海岛算经》

番外二第100章阳奉阴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