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第4章洋使监督[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同治四年小满,敦煌密窟内,小顺用粗陶碗盛着棉籽油,灯芯草火苗在岩壁投下晃动的光斑。抗磁砂与磁石粉混合的矿脉反光在凹凸岩面时隐时现,老匠人蹲在沙地上用骆驼骨棒画圈,三堆石子分别堆着七颗、三颗、七颗——对应「角宿一」矿点的纯度与深度。帐外驼铃声由远及近,小顺将石子数编成顺口溜:「一七得七,二七四十八」,用乘法口诀暗指矿脉深七丈与四十八丈,粗布口袋里的算理布不过是普通蓝布,茶渍点出的坐标早已随茶汤蒸发无痕。
紫禁城梧桐叶泛黄时,总理衙门内,威妥玛打开素面白铜算筹箱,箱底蓝布上的茶渍已干成浅褐色斑点。李鸿章拨弄算盘,算珠停在「三」「五」「二」的位置,对应蓝布上左三指、右五指、下二指处的模糊印记。威妥玛盯着布面经纬,怎知粗线与细线的排列暗藏「是」「否」二进制暗语——「沙下有矿,勿用洋器」的讯息,正藏在看似普通的布纹密度里。茶盏蒸汽氤氲中,李鸿章袖口扫过桌面,砚台边缘的火漆印悄然盖在蓝布角落,那是铁锚堂「粗线为真」的确认符号。
武汉三镇的算具公所火光冲天,铁锚堂匠人将晒干的莲蓬抛入长江。漕帮木盆在江面打捞时,百姓已改唱《龙船调》:「正月里是新年哪,磁砂藏在石矶边」。歌词里的「正月」实则代指三号藏砂点,张之洞在总督府听见歌声,故意扯断袖口算筹的线头,露出竹节疤上的三个天然凹点——真坐标藏在武昌鱼市的鱼篓篾条间,每道刮痕对应不同深度。江面漂过的莲蓬孔洞数成为公开密码,三孔为汉阳门,五孔为汉口港,洋人望远镜里的
番外三第4章洋使监督[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