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北朝北魏 安定王元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中兴元年冬月,高欢的使者摸黑翻进我住的柴房。那人手上有道疤,像极了父亲编的草蚂蚱:"渤海王说,该让正朔归位了。"我攥着半块发霉的胡饼,突然想起七岁那年,父亲教我写的第一个字是"魏"。
被架上龙椅那日,邺城刮着沙尘暴。冕旒打得脸生疼,我透过玉珠看见高欢的靴尖——右靴绣着蟠龙,左靴却是踏虎纹。他在奏疏里称我"中兴之主",自己却领了使持节、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那天朝会上,我数清了含章殿共有三百六十块地砖。
天保二年春,我在奏章夹缝里发现张字条:"四月丙寅,韩陵。"墨迹晕开了,像滴干涸的血。那天高欢带着我的佩剑出征时,剑穗上还沾着早膳的粟米粥。后来捷报传来,说斩首尔朱氏三万级,可没人告诉我那些首级里有没有太原王府的傻儿子。
七月流火的夜里,常山王府送来个胡姬。她跳舞时腕铃响得我心慌,突然抽出匕首刺过来。我抓住她手腕才发现,那铃铛是母亲当年戴的款式。她咬舌前说了句鲜卑话,我至今记得发音——"贺六浑"是高欢的鲜卑名。
被囚禁在铜雀台的日子,我学会了观星。紫薇垣东北有颗星总在摇晃,就像当年尔朱兆酒醉时的步态。看守的老宦官说,那是高王在晋阳练兵的火把映红了天。有次我故意打翻烛台,烧掉了半幅帷帐,结果三天没人送饭。饿极时舔砚台里的残墨,竟尝出永安二年洛阳槐花的苦味。
元象元年腊八,宫门传来熟悉的马蹄声。高澄带着羊汤来看我,汤里浮着十二颗枸杞。"陛下可知今日是何日子?"他笑的时候像极了年轻时的尔朱荣。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的今天,父亲接过毒酒时曾说:"阿朗该加冠了。"
被废那天下着冻雨,和离乡那日一样冷。孙腾宣读诏书时,有片槐叶粘在他幞头上。我主动摘下玉玺时,发现底部刻着"受命于天"四个字——和父亲当年私藏的那方一模一样。走出宫门时,高欢的亲信段荣低声说:"渤海王赐您三车书。"
最后七年住在信都西郊,我在竹简上抄了四百遍《汉书》。有年上巳节,路过的流民说我长得像"那个被雷劈死的安定王"。我摸摸脸上的疤,想起那是被尔朱兆用箭杆抽的。窗外的槐树长了新枝,可飘进来的叶子还是枯黄色。
咽气前我听见孩童在唱:"铜雀春深锁二乔",突然笑出声来。他们不知道这座铜雀台里既没有大乔小乔,也没有曹孟德。有的只是个二十九岁的傀儡,枕头下压着母亲给的玉韘,内侧"元氏永昌"的刻痕早被磨平了。
最后那片槐叶飘进窗棂时,我数清了叶脉——左边十二道,右边十二道。
第43章 北朝北魏 安定王元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