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章 北朝北周 孝闵帝宇文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腹上:"妾身有喜了。太医说若是男胎..."窗外的雪忽然下得急了,风卷着冰粒子打在窗纸上噼啪作响。我摸着她尚未显怀的肚子,想起父亲临终时浑浊的眼睛——原来他早就料到了这天,用最稚嫩的儿子作盾,用未出世的孙儿作饵。

    甘露元年三月,我在后园假山下埋了把匕首。每天清晨带着亲信宦官李安习武,说是强身健体,实则悄悄笼络禁军。宇文护安插的眼线很快传来消息,说小皇帝最近迷上蹴鞠。他们不知道,每次皮球滚过宫墙阴影时,都有羽林卫的年轻校尉俯身去捡。

    变故发生在四月初八佛诞日。按照惯例,宇文护要代天子往大庄严寺进香。我特意换上绣金袈裟,捧着香炉与他同辇而行。车驾行至永阳坊时,突然从巷口冲出十几个百姓拦路喊冤。宇文护掀帘查看的瞬间,我藏在袖中的短刀已经抵住他后心。

    "护兄可知这是什么?"我能感觉到刀刃刺破锦袍的阻力。他脖颈上的青筋跳了跳,声音却稳得像块铁:"陛下要学汉献帝衣带诏?可惜..."话音未落,车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我浑身血液瞬间凝固——那些"百姓"撕开布衣露出铠甲,领头的竟是宇文护长子宇文训。

    后来才知道,我埋在羽林卫的钉子三天前就被拔除。李安被乱刀砍死在御马监,头颅挂在安仁殿檐角示众。宇文护捏着我的手腕夺下匕首时,镶着红宝石的刀柄在掌心留下深深的血痕:"陛下可知这刀刃为何如此钝?因为您连磨刀石都不会选。"

    被废那天的情景反而模糊了。只记得宇文护带着两百铁甲闯进昭阳殿,我的衮服还没穿戴整齐。独孤氏突然从屏风后冲出,捧着微微隆起的腹部挡在我身前。宇文护的佩剑在半空顿了顿,剑尖挑断我腰间玉带的瞬间,有温热的液体顺着大腿流下来——十九岁的天子,竟在朝臣面前失禁了。

    如今被囚在旧邸的柴房里,倒常想起儿时跟着父亲巡视军营的日子。那些满脸刀疤的将士见到我都会单膝跪地,铠甲碰撞声像暴雨打在铁皮上。父亲总说:"这些都是你的手足。"现在我的"手足"正把守着这座囚笼,连送饭的仆役腰间都别着牛角号。

    昨夜又梦见昆明池的冰面。七岁那年我追着野兔跑到湖心,冰层突然裂开蛛网般的细纹。是宇文护纵马冲过来拽住我的后领,他的马蹄在薄冰上踏出四溅的水花。醒来时发现手脚都生了冻疮,却莫名想起他把我拎上马背时说的话:"抓紧缰绳,掉下去可没人再救你。"

    今早徐太监送来的密信里说,独孤氏在冷宫诞下死胎。宇文护已经暗示要改立我三哥宇文邕,就像当年父亲选择我那样。桑皮纸在掌心攥成一团时,我突然笑出声——原来我们兄弟几个,终究都是堂兄棋盘上的卒子。

    窗外又飘雪了。这该是我在长安城最后一个冬天。柴门忽然洞开,宇文护的亲兵提着食盒进来,最上层摆着杯琥珀色的酒浆。我摸着袖中藏了三天的碎瓷片,想起父亲教过的最后一个字。原来他划在雪地上的"周",从来都不是给我的。

第55章 北朝北周 孝闵帝宇文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