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线情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章 调整5机加布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天气逐渐回暖,沉寂了一冬的工地,再度热闹起来。

    站在矿洞沟机加车间的临时会场里,王国庆身姿挺拔,正有条不紊地汇报着在建厂房、团结街住宅、办公楼的施工进度,并对学校及文革广场后续项目,进行了说明。

    谢云旺插了一句,他说:“基建工作是目前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计划部门要牵头管起来”。

    江志华点头,并在记录本上记下了领导的话。他在下一行,标注上‘!及‘找个懂基建的人。

    谢云旺有个特点,基层同志发言时,他总是打断人家的发言,插上几句。

    不是刨根问底,就是问他突然想起的事。

    发言准备不足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志时,总会很慌乱。

    大家汇报后,主管各专业的厂领导发言。

    最后,谢云旺讲:“我们的任务发生了改变,部里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军品非标设备。

    大家看看,在这样的条件下,机加车间能不能生产出高水平合格的设备,我看不能。那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改变车间条件,建设一个大的厂房。厂房的吊车要保证吊20吨,并且不能只有一台。

    其次,我们要增加干部,招揽人才。这次我们将贾飞龙主任调过来,就说明这个问题。贾主任担任过政工科长,管过全厂干部,了解全厂党员骨干情况,政冶业务能力强。有能力完成非标专用设备生产任务”。

    说到这,他用眼睛环视四周,找到贾飞龙,问道:“贾主任,我说的对不对?”

    “领导放心,铁人不是说过嘛。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要上。这一点对他们有用,对我们一样有用。”

    贾飞龙的大声回答引来了掌声。

    掌声是谢云旺带头的,掌声不大又有杂音。

    因为大家手中还有记录本,没有办法,只能一只手去拍自己的本。

    谢云旺接着讲“小江、老王、看看这就是信心。现在需要你们把工房这一硬件搞出来,到那时,我相信我们的飞龙会在三线呼风唤雨,让军工保障更上一个台阶的!”

    再次掌声响起,这次是江志华开的头。

    “掌声说明了大家的期待,也说明了部领导的焦虑。

    军工生产靠什么,靠的是人也是设备,没有设备不行呀!

    战争来了,敌人不只是破坏我们的前沿阵地,还会破坏我们的工厂,还会打烂我们用于生产军火的设备,因此这个工作很重要很关键。

    怎么办?

    增加硬件的同时,找人用人是关键。

    一方面,用好我们现有的人才,另一方面,要面向老厂或其它兄弟单位招揽这方面的人才。

    建成后,我们这个车间应该有很高的加工能力。

    同志们,我们不单要招生产人才,还要招设计人才。

    我们要想成为军工专用设备制造企业,就应有很全面很高水准的设计能力,很强的加工组装能力。

    厂房、人有了还不行。

&

第38章 调整5机加布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