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线情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恩怨3妈妈的老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清末时期,姥爷和他的父亲等十八位于姓族人,从山东蓬莱于村出发,毅然加入了闯关东的队伍。

    出关不久,姥爷的叔叔一家三人因体力不支,实在走不动了,便留了下来。

    当时,他们还特意记下了地址。

    可刚进入黑吉地区,队伍中又有一人不幸离世。

    就这样,剩下的十四人凭借双脚,艰难地丈量了四千里的路程,终于抵达了这片无主之地,从此在这里落地生根,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人。

    三年过后,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一个小小的村落也慢慢形成了。

    到了夏天,村里派了两个人套着车,回山东老家报信,同时去寻找出关时留下的叔叔一家。

    经过多方打听,叔叔一家却始终没有找到。

    不过,报信的人从山东老家又带回来了几十人。

    随着人口的增加,于姓家族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当地的财主,后来搬来的外姓人则大多成为了于家的雇农。

    姥爷常常感慨,那几年的生活还算安稳,但后来日本人来了,一切都变了。

    姥爷年轻时,日本拓荒团来到这里,强行霸占了大片肥沃的良田。

    县老爷对此不管不顾,军警也视而不见,于家的家业就此败落。

    家里不再需要佃户帮忙,勤劳的姥爷靠着自己的劳作,勉强还能维持温饱。

    1938年,庄稼迎来了丰收,姥爷套上车,进城去卖粮食。

    可丰收并没有带来好的收益,粮食价格低得可怜。

    姥爷正为此发愁时,来了一个掮客。

    这个掮客是城里人,之前和姥爷做过买卖。

    他告诉姥爷,可以用粮食去换日本人的布,还说日本的布都是大机器织出来的,质量上乘,好用又结实。

    姥爷听后,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便赶着车,跟着掮客来到了日本人开的店铺。

    到了店里,姥爷看到那些布是细纹布,质地软硬适中,而且换布的价格也很划算,比直接卖粮食能多挣三成。

    于是,姥爷便用粮食换了布,回到村里开始卖布。

    这一趟下来,姥爷确实挣了不少钱,心里十分高兴。

    然而,好景不长。

    村里人用这些布做了衣服,可没过多久就出了事。

    衣服脏了下水一洗,布料竟然化了,好好的布变成了一堆纸。

    村民们纷纷找到姥爷,要求他赔钱。

    姥爷赶紧去找那个掮客,可掮客早已没了踪影。

    无奈之下,姥爷只好去找日本人理论。

    日本人却耍赖说,他们当时是把布卖给了掮客,并没有卖给姥爷。

    姥爷据理力争:“布就是从你们店里拿出来的,也是你们店伙计帮忙装车的,我的粮食也被你们伙计收走了!”

    但无论姥爷怎么说,日本人就是死不认账。

    姥爷继续理论,县里的警察却来了,直接把姥爷撵走了。

    回到家后,姥爷陷入了绝境,为了赔偿村民的损失,他不得不把土地和大房子都抵了债。

    就这样,姥爷家彻底败落,最后只剩下一栋老旧的三间草房。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姥爷的二儿子突然生病了。

    看着孩子高烧不退,姥爷却毫无办法。

    等孩子的病好了,却不幸变成了聋哑人。

    大儿子从曾经的少东家,沦为了长工,只能到临县的一个地主家扛活。

    大女儿远嫁蒙古,二女儿嫁到了临村,家里只剩下姥爷和姥姥,以及一个聋哑儿子和一个女儿。

    吃苦耐劳的姥爷没有被生活打倒,他咬紧牙关,苦干了五年,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生活也开始慢慢好转起来。

    大儿子因为聪明能干,得到了东家的认可,入赘到东家家里成了亲。

    与此同时,四女儿也出生了,日子逐渐有了起色,姥爷一家也盖起了现在的这五间瓦房。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他们丧心病狂地打开了塔下的几个装有毒气的塔,妄图让当地老百姓都死于非命。

    毒气瞬间弥漫开来,姥姥不幸被毒气熏死,大舅的丈人丈母娘也没能逃过一劫。

    十里八村的人都被吓得纷纷逃离。

    也许是老天怜悯,不想让这里的人全部灭绝。

    一天之后,天降大雨,而且这雨一下就是连续好几天。

    这场大雨将毒气憋在了塔里,没能继续出来祸害百姓。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心有余悸,跑出去的人大多不敢再回来。

    再加上大雨导致地涝,当年庄稼收成极差。

    慢慢地,土地荒芜了,很多都变成了盐碱地。

    土地变得不值钱了,大舅用丈人家剩下的钱,在于家围子买了几十亩地,还养了十几匹马。

    可不知道日本人放的是什么毒,地里的庄稼总是长不大,根本没有收成。

    无奈之下,大舅只好赔本卖掉了于家围子的几十亩地,以及丈人家的几百亩地。

    好在丈人家的地不是他自己的本钱,这样算下来,才没有赔太多钱。

    土地没了,大舅只能赶着那十几匹马,到外地跑运输拉脚。

    从那以后,这个地方就再也没有富人了。

    解放后定成份时,竟然找不到一个地主。

    大舅因为有二十几匹马,被定成了富农。

    在后来的运动中,大舅被拉出去批斗,他对此感到十分不解,内心痛苦万分,渐渐地恋上了酒,成了一个酒鬼。

    姥爷无奈地说:“照这样下去,他迟早也会变成一个废人啊。”

第134章 恩怨3妈妈的老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