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京市过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衣裳,但叶奶奶坚持过年的新衣裳自己做才喜庆。
因为是新婚,灵月的衣裳还是一套大红的衣裤,叶炎的是中山装,都很合身。灵月发现内衬是皮草,但外面用的是普通棉布料。
咱们奶奶深知藏拙啊!穿得太显眼,会遭人嫉的。
吴山说要开车送他俩,结果发现出了巷子就是车水马龙,人挨人,车根本无法通行。
吴山立即放弃送他俩的意图,回家帮忙干活。
开始两人只是并肩走着,但因为人实在太多了,好几次差点被挤散。叶炎便牵着她的手,灵月吓一跳:“大街上呢!注意影响。”
叶炎笑着把脖子上的围巾解下来,递给灵月:“抓紧了。”
这下子才不怕被挤散,两人先去天安门,这个时代那里还没有被圈起来,个体户放开之后,那里都是摆摊的。
卖萝卜的、蒸馒的、炸油条的、搪瓷盆的、现场写春联的,等等小摊贩,把偌大的广场弄成了菜市场,人声鼎沸。
灵月觉得两人要是挤进去,天黑都挤不出来,立即放弃:“我们去华侨商品城看看吧!”
她想买点糖果点心,再给奶奶买几块好料子做春衫。
又是一个失败的选择,华侨商品同样人挤人,很多人家攒了一年的商品劵,就为过年来办年货。
灵月被挤得呼吸困难,赶紧拉着叶炎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怎么会这么多人啊?以前过年没这么多人啊!”
她在下乡之前,过年城里虽然也热闹,可大家都有种偷偷摸摸,小心翼翼的感觉,来去匆匆,买什么都要票,没有个体户,商品很少,年货办得很简单。
今年情况完全不同了,个体户的出现,让一些投机倒把的商人,敢从港城和各地进货,到大城市倒卖。
买个体户的东西不需要用票,大大刺激了消费。
加上知青还乡、分田到户、沿海大开放等等新政策,简直是向平静无波的湖中投入一颗又一颗石头,何止激起千层浪!
全新的时代要来了啊!两人放弃进商店买东西,压根挤不进去。
在人少点的地方闲逛,权当看看全新的京城,没想到还碰到暗中推销的。
一个穿军绿大衣的年轻人,小心谨慎地走过来问:“要磁带不?”
灵月失笑,这是卖盗版磁带的,真怀念啊!
她笑问:“都有谁的歌?”
那年轻人兴奋地说:“港城、宝岛的都有,邓莉君的最多,你想听谁的?”
灵月挑眉道:“不会我买回去就变成京戏了吧?”
年轻人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笑道:“怎么会呢?我这都是从羊城拿的货,保证是正版!”
灵月摇头拒绝,因为她能肯定,买回去就是京戏或豫剧。
年轻人追着推销,结果叶炎回头看他一眼,明明什么也没说,硬是让他止住了脚步,不敢再追着灵月说话。
看着两人走远,年轻人擦了擦不存在的冷汗,后悔地道:“那小子绝对是军中的,妈呀,该不会是便衣吧?”
赶紧离开这片街区,生怕叶炎调头回来抓他。
此时叶炎正在问灵月:“你怎么知道他的磁带不对?”
灵月笑道:“猜的,不过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我猜对了。”
这时一个骑自行车卖糖葫芦的大叔路过,他笑呵呵地问:“娃子,吃糖葫芦不?”
灵月失笑,还叫我们娃子!我们这年纪牵两个娃子都不违和。
这年头的糖葫芦没有科技与狠活,都是自己熬糖做的,山楂个个又大又饱满,灵月挑了两串,叶炎立即付钱。
结果他付的是张大团结,大叔为难地说:“两串八毛钱,这么大的钱我没法找啊!”
灵月忙拿自己的钱袋,数了八毛给大叔。
珍惜毛毛钱的时代,很快就没有几毛的东西了。
前面有卖烤红薯、板栗和煮花生的,灵月一样挑了一点,才花了一块五毛钱。
两人找了个茶棚,要了一壶茶坐着吃东西,许是走的人多了,城里都没见多少积雪。连树上的雪都被锅气给蒸没了。
叶炎问:“还冷吗?”
灵月笑道:“你不提我都忘了,一点也不冷。”
叶炎将剥好的板栗放到她手上,灵月扫到茶棚柜台上的杂志,让叶炎把自己杂志社的那本拿来。
说来惭愧,她已经好几期杂志都没看细看,自己这个主编做的是真失职。
新一期的杂志还是那么好看,她发现只有这本杂志快被翻烂了,也就是说大家都很喜欢。
她看到最后一而有数独、填字、猜谜的小游戏,附带了奖项,只要将这一页写好寄回去,就能获得奖励。
奖励是可以免费得到多少期杂志,这是她之前跟社长建议,想办法提高读者的参与感。没想到社长想到这个方法,挺不错的。
在电子时代到来之前,我们的杂志还能火热很多年。
她向叶炎介绍杂志社的同事,还有她认识的几个作者,两人低声说笑着,突然灵月听到有人唤她:“灵月。”
第103章 京市过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