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吃快捷苹果酥的章武的新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康乾盛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马戛尔尼使团在热河觐见时,拒绝行三跪九叩礼,弘历望着使团带来的蒸汽机模型,嘴角泛起冷笑。“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他在给英王的敕谕中写道,却没看见副使斯当东的儿子小托马斯,正用汉语与太监闲聊。使团离开时,沿大运河南下,目睹的漕运效率让随团画家惊叹,却也在笔记里写下:“这个帝国的自满,终将被海洋打破。”

    蒲松龄在聊斋里写《促织》,借小虫讽喻“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他的手稿边放着屡试不第的《聊斋志异》科举答卷,墨色已褪,“志异”二字却越显鲜红。当这本书在民间流传时,有人在书页间夹上蟋蟀须,说是能避官祸——这荒诞的“护身符”,道尽了底层百姓的无奈。

    嘉庆元年,白莲教起义的烽火照亮川楚大地,和珅在军机处翻阅军报,翡翠扳指在烛下泛着幽光。他想起乾隆帝晚年的“十全武功”,忽然冷笑——那些用黄金堆出来的“盛世”,早已在贪腐与压榨中千疮百孔。当他被赐死时,抄出的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清廷十五年财政收入,而民间传唱的“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成了这个“盛世”最辛辣的注脚。

    颐和园的昆明湖上,慈禧太后的龙舟驶过,船舷彩绘的“万国来朝”图被水波揉碎。一个小太监望着远处英国使馆的尖顶,想起爷爷说过马戛尔尼使团的故事,忽然听见龙舟上飘来《茉莉花》的乐声——这曲本应清新的民歌,此刻却带着末世的靡靡之音,与远处传来的鸦片战争炮声,形成刺耳的交响。

    当溥仪在紫禁城宣布退位时,养心殿的《康熙字典》还摊开在案头,“康乾盛世”的墨迹在晨光中渐渐淡去。一个宫女抱着乾隆帝的瓷瓶走出宫门,瓶身上的珐琅彩牡丹依然鲜艳,却挡不住历史的风尘。胡同里的报童叫卖着“共和万岁”,声音穿过红墙黄瓦,惊起一群鸽子——这个延续近三百年的王朝,终究在“盛世”的余响中,落下了沉重的帷幕。

第35章 康乾盛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