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章 想多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郭存信猛吐一口气:“舅兄派来的人只说:刚刚接到信报,朝廷一月前就已下诏,令镇北将军奚康生即日起兵平乱。

    nbsp镇北将军府常驻华州,离泾州也就七百余里,这都已过了一月,怕是快到了……”

    nbsp李承志脸色一僵:“谁?”

    nbsp“镇北将军奚康生!”

    nbsp郭存信狐疑的看着他,意思好像在说:难不成你还认识?

    nbsp李承志一脸的古怪。

    nbsp他还真知道这位是谁……

    nbsp后世甘肃庆阳市南,应该就在现在的泾阳城附近,立着两座石窟,就是为这位修的。

    nbsp石窟门口立着一块石碑,写着他的过往:鲜卑贵族,八部大人(鲜卑八大部落首领)之后,深受元魏皇室信任。

    nbsp生性骁勇,能征善战,是与将杨大眼齐名的北魏名将。

    nbsp最关键的是,这还是他穿越前三个小时左右看到的……

    nbsp还挺有缘?

    nbsp李承志腹诽了一句,又沉声道:“张司马怎么说?”

    nbsp郭存信回道:“说是请你我进城协商。”

    nbsp“那就先进城!”

    nbsp……

    nbsp“抢功?”

    nbsp张敬之好似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不可思议的看着这舅甥二人。

    nbsp“你们知不知道征调大军要费多少周折?要征兵、要募粮、要购集骡马、车驾、营帐等等,这些全需要将军府自行解决。

    nbsp即便启程,每日至多也就能行进五六十里,还必须得是天不能下雨,路不能泥泞,人与马不得患病……七百里很短吗,一个月的时间很多么?

    nbsp更何况,现在还正值春耕时节。奚公不但是镇北将军,还兼任华州刺史,若征调壮丁过多耽搁了农事,秋后必定减收。

    nbsp到时一旦引起粮荒,朝廷可不管他是不是因为替泾州平乱耽搁的,只会问他这个州官的罪……你信不信,但凡你敢知会奚公一声‘用不着他来了,他能高兴的跳起来?”

    nbsp张敬之说着说着就笑了,直戳戳的看着李承志:“你舅父不知兵事,如此急迫还情有可愿,你怎也这般轻率?”

    nbsp李承志被说满脸羞红。

    nbsp郭存信只说朝廷起兵了,他还以为已进了泾州?

    nbsp哪知道都还未启程……

    nbsp他红着脸朝下一拜:“是晚辈莽撞了!”

    nbsp“无坊,我正自发愁如何与你分说,说了之后你会不会拒绝,看来是我多虑了……”

    nbsp张敬之朗声笑着,把一封信推到了李承志的面前,“先看看!”

    nbsp李承志接了过来,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

    nbsp竟是镇北将军奚康生亲自手书,称要请张敬之夺情起复,复任司马。

    nbsp又问到泾州局势,问张敬之有没有办法联络到胡始昌,并让他转告胡始昌,让泾州尽快做好准备,等镇北将军府出兵牵制刘慧汪之际,趁其不备,胡始昌可以尽快联络泾州各郡,联合出兵平乱。

    nbsp如果出不了兵,泾州至少也要尽快筹集到足够多的粮草,征召足够多的民夫,以备大军调用。

    nbsp要是泾州连粮草民夫都无法筹备,那这出兵之日就要无限期延后,不然总不能让数万兵马啃土吧……

    nbsp没明说,但潜意无非便是:你泾州不能光等着关中五州的兵来给你平乱,而自己一点力都不出。

    nbsp最好是你自个能平定了,你要没那个能耐,那就尽快准备好钱粮,要是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去死吧……

    nbsp看完信,李承志愣了半晌,不敢置信的问道:“这朝廷只管下诏平乱,就不调拔兵员粮草的吗?”

    nbsp张敬之都被逗笑了:“知不知何谓“行军道大总管”,何谓“镇府将军”?

    nbsp便是一应兵员粮草,全需自行解决:大都是行军道总管或大将军在辖地征募一部分,沿路行军路途中再征调一部分。

    nbsp等平定后,朝廷也只会视战况实情等,酌情减免各州郡赋税用来充抵。”

    nbsp意思是除了一道圣旨,再毛都没有……

    nbsp李承志都被惊呆了。

    nbsp怪不得奚康生推推托托,字里行间尽是对泾州和胡始昌的抱怨,这等赔本买卖,搁谁心里也不爽啊。

    nbsp自己真是想多了,对奚康生而言,这哪是功,分明是个坑……

    nbsp想着想着,李承志又呵呵呵的笑了起来。

    nbsp“承志何故发笑?”张敬之不明所以的问道,“对你而言,朝廷早一日派兵,你便能少废一日钱粮,这岂不是好事,为何会怕功劳被抢?”

    nbsp还能为什么?

   &nb

第138章 想多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