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持天子节[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寒风瑟瑟,枯叶飞旋。
nbsp薄雾似幔,远山高林如坠烟海,缥缈浩瀚。
nbsp太阳跃出地面,刹那时,天地间仿佛被撒了一层金线,纵横交错,金光耀眼。
nbsp清泉殿中鸦雀无息,只有皇帝轻微的鼾声。幔账之外,数位近臣围坐四周,盯着几案上的节杖,神色各异。
nbsp一根约儿臂粗细的木杖,长有六尺,上下俱以金叶包裹。共分八节,倒像一根金色的竹子。
nbsp顶端镶着约巴掌大小的铜制龙头,其下三节,首节缀以豹尾,剩下两节则为旄牛尾,有如把三根鸡毛掸子连在了一起。
nbsp若是把豹尾和牛尾取了,则像极了影视剧中北宋佘太君的龙头拐杖。
nbsp这就是天子令,有专杀、调兵之权。若再加上皇帝亲赐的龙虎旌,就会成为赐以各州刺史、都督的旌节,也就是使持节、持节之类。
nbsp二者虽类似,但不能相提并论。毕竟洛阳是京城,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调兵之权何其重大。非惊天巨变,皇帝绝不轻授。
nbsp元恪令刘腾将天子令转交李承志,用意不言而喻:如跪坐案边的元渊、元演,并清泉宫外、皇城内的虎贲,都要受李承志节制。
nbsp而如刘腾、元晖及其所属暗卫,到必要时候李承志若要调遣,这二人也只能先听令,事后再补奏。
nbsp可见元恪对李承志之信重?
nbsp众人心思各异:元演是既羡慕,又兴奋。就连一向沉稳有加的元渊,脸上也浮现着潮红。
nbsp无他:只要李承志一日圣眷不衰,他二人也罢,虎贲也罢,就能一直跟着水涨船高……
nbsp被夺了令节,刘腾不但没有不快,反而浑身轻松。
nbsp能被陛下授于此节,堪称荣宠至极,但也莫要忘了,皇帝的初衷: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这明显就是让他刘腾去杀人的。
nbsp问题是,人虽好杀,无非就是一刀斩了头。但不能但凡有些关联,就全砍了了事吧?
nbsp要知当日殿中诸僧道,牵涉京中四五座大寺名观,信徒何止上万,难道全杀了……
nbsp就只有元晖,眼神忽明忽暗,盯着令节愣愣发呆。
nbsp李承志更如雕塑,一动不动。
nbsp脸色看似平静,胸中却像烧着火,恨不得引燃这大殿,将眼中所见之物烧个干干净净。
nbsp仅仅只剩一年?
nbsp不用再想什么猥琐发育,高筑墙、广积粮。他李承志不要成了炮灰、牺牲品都得看运气好不好。
nbsp能在皇帝死前出了这洛阳城,都得他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
nbsp造反?
nbsp呵呵……先逃命吧!
nbsp殚精竭虑,低声下气,更是差点丢了小命,竟落了个如此结果,李承志怎能甘心?
nbsp他恨不得将天都捅个窟窿出来,却不知该找谁发泄……
nbsp“莫愣着啊?”
nbsp刘腾瞅了瞅皇帝,小声催道,“陛下命我交出令节,并那差事一并转交予你,那你就该即时拿个章程出来……”
nbsp章程?
nbsp好,那我就跟你拿一个……
nbsp李承志的声音冷的像冰:“劳烦郎将,令元谳整兵、披甲!”
nbsp披甲……难道不是带着去杀人?
nbsp刚要劝解,元渊一声冷斥:“还不去?”
nbsp元演这些时日一直守着宫门,并不知殿中如何。更不知皇帝早就憋了一口气,就等着李承志醒过来。不然为何李承志甫一苏醒,皇帝不令其诊病、治伤,反倒先让李承志“报仇血恨”?
nbsp只因刘腾只长于宫闱、内政。对缉拿、刑案纯粹就是门外汉。人虽抓了不少,更杀了不少,但七八日过去了,竟连个头绪都没理出来?
nbsp也不排除这阉贼查出或怀疑到了什么,怕背了黑锅,有意避重就轻,出工不出力,故意逼着皇帝换人……
nbsp让李承志动手,至少不会大兴牢狱,牵连无辜。但如果把刘腾这等阉人逼急了,怕不是得杀个血流成河,还尽杀的是无辜?
nbsp元演悻悻离去,李承志又道:“劳烦寺卿,将缉捕名单、疑犯供词等交于下官……”
nbsp刘腾大喜,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这是自然!”
nbsp这些东西一旦交出去,不管最终是查清还是没查清,杀错了还是杀对了,就跟他老太监没一丁点的关系了……
nbsp不多时,就有十几个太监抬了七八口箱子进来,尽是籍册之类。
nbsp“所涉之僧道、官民达一千八百余口,其籍册、供词皆在于此……”
nbsp刘腾说着,往怀里一摸,将一块铜令放到案上:“此乃暗卫令信,若你要调用,自与元侍中(元晖,侍中只是加官)商定。自今日起,本官只专心侍奉陛下榻前,其余诸务,就不置喙了……”
nbsp你倒是推了个干净?
nbsp深知刘腾秉性,李承志暗哼一声,半点都没客气,全收了下来。
nbsp令黄门将这些文书尽数收好,抬出大殿。李承志又抱了抱拳:“那下官先出宫一步,若陛下问起,还请各位解释一二!”
nbsp刘腾与元晖只是轻轻点头,唯有元渊略显忧容,肃声提醒道:“小心!”
nbsp李承志微吐一口气:“中郎放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一切尽在不言中。
nbsp元渊怀疑,刘腾疏与刑案是一部分,更大的原因,可能是这老贼故意磨洋工,逼着陛下换了他。
nbsp连他这种近似断了根,几无后顾之忧的阉人都觉投鼠忌器,可知何其难查?
nbsp有许多事情,也并不是有了皇帝支持、有了天子令,就能无往而不利的……
nbsp只这两句,再无多言,两个禁卫挽起李承志,扶出了殿,又予牵来了马车。
nbsp昏睡了足有八日,不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不过还好,也确如徐謇、王显所断,应是不会留下后遗症。至少饮食、排泄皆是无碍。
nbsp就是觉得腿软,死活使不上劲,跟中了风一样。想来要恢复如初,还得些时日……
nbsp自元谳以下,早就披好了甲,候在清泉宫门外。
nbsp五百虎贲目炬如灯,满含钦佩的盯着李承志。
nbsp舍命护驾,数救陛下……身为天子亲军,这难道不是终极使命,不是最高荣誉?
nbsp若死了也就罢了,李承志却活了下来?
nbsp半点都不夸张,予这些虎贲而言,李承志已然成了他
第437章 持天子节[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