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8章 显宗成皇帝中之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导这人生活简朴,没啥欲望,还特别会借势把事情办成。虽然短期内好像看不到什么明显好处,但从长远来看收获不少。他辅佐了三代皇帝,家里仓库都没存粮,穿衣服也不追求高档丝绸。当初,王导和庾亮一起向皇帝推荐丹杨尹何充,请求让何充做自己的副手,还说:“我死的那天,希望能让何充入朝辅佐陛下,这样国家就没啥可担心的了。”因此何充被加封为吏部尚书。王导去世后,朝廷征召庾亮担任丞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庾亮坚决推辞。辛酉日,朝廷任命何充为护军将军,庾亮的弟弟会稽内史庾冰为中书监、扬州刺史,参与录尚书事。

    nbsp庾冰挑起这重任后,日夜操心处理政务,对朝中贤能之士以礼相待,还提拔年轻后辈,所以朝廷内外都一致称赞他,觉得他是个贤能的丞相。当初王导辅佐朝政,常常采取宽容的做法;庾冰则比较倾向用严厉的刑罚,丹杨尹殷融就劝他。庾冰说:“以前的丞相那么贤能,都觉得过于宽容不好把控,何况像我这样的呢!”范汪对庾冰说:“最近天象错乱,您应该想办法消除灾祸。”庾冰说:“天象哪是我能揣测的,我就做好人事方面的努力就行。”庾冰还仔细核查户口,查出一万多没有登记的人,把他们编入军队。庾冰喜欢监督审查,做事有点繁琐细致,后来又变得过于宽松,松紧全凭自己决定,法律条令都没啥用了。

    nbsp八月壬午日,朝廷又把丞相这个官职改回司徒。

    nbsp南昌文成公郗鉴病重,把府里的事务交给长史刘遐,还上疏请求退休,并且说:“我统领的人员比较复杂,大多是北方人,有的是被迫迁徙过来,有的是刚归附的。老百姓都怀念故土,都有回老家的想法。我向他们宣扬国家的恩情,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他们田地和住宅,这才慢慢安定下来。听说我病重,大家人心惶惶,如果他们这时候北渡回去,肯定会让敌人有机可乘。太常蔡谟,为人平和正直,向来很有声望,大家都信服他,我觉得他可以担任都督、徐州刺史。”朝廷下诏任命蔡谟为太尉军司,加授侍中。辛酉日,郗鉴去世,朝廷就任命蔡谟为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授予假节之权。

    nbsp当时左卫将军陈光请求讨伐赵国,朝廷下诏派陈光攻打寿阳。蔡谟上疏说:“寿阳城虽小但很坚固。从寿阳到琅邪,城墙相连,一座城被攻击,其他城肯定会来救援。而且,我们的军队在路上要走五十多天,前锋还没到,消息早就传开了。敌人传递消息的速度很快,河北的骑兵,完全来得及赶来救援。像白起、韩信、项羽那么勇猛的人,打仗时都要拆桥烧船,背水列阵。现在要是把船停在水岸边,带兵去攻城,前面是强敌,回头又要顾虑退路,这可是兵法里忌讳的。要是进攻没拿下城,敌人的骑兵突然到了,恐怕就会像当年晋军在船上,士兵们惊慌失措,手指都能被折断。现在陈光带领的都是宫里的精兵,应该让他们出征后能不战而胜。要是把他们困在坚固的城下,用国家的精锐去攻打敌人的小城,就算打下来好处也不大,还伤不了敌人元气;要是失败了,危害可就大了,反而帮了敌人,这可不是好计策啊。”于是朝廷就取消了这次行动。

    nbsp当初,陶侃在武昌的时候,有人提议说江北的邾城应该分兵驻守。陶侃每次都不回应,但提建议的人一直说个不停。有一次陶侃渡江去打猎,把将领们叫过来对他们说:“我们设置险要防线抵御敌人,靠的就是长江。邾城在江北,内无依靠,外面和各少数民族相邻。少数民族地区利益丰厚,晋人贪图利益,逼得少数民族受不了,肯定会引来外敌入侵。这是招祸的源头,不是御敌的办法。而且吴国时驻守这个城,要用三万人,现在就算派兵守,对江南也没什么好处;要是羯虏有可乘之机,这城也守不住。”

    nbsp等到庾亮镇守武昌,还是派毛宝、樊峻去驻守邾城。赵王石虎很不爽,任命夔安为大都督,率领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位将军,带着五万人攻打荆州、扬州北部边境,派两万骑兵攻打邾城。毛宝向庾亮求救,庾亮觉得城很坚固,没及时派兵。

    nbsp九月,石闵在沔阴打败晋军,杀了将军蔡怀;夔安、李农攻下沔南;朱保在白石打败晋军,杀了郑豹等五位将军;张貉攻下邾城,晋军死了六千人,毛宝、樊峻突围逃跑,结果跳进江里淹死了。夔安接着占领胡亭,进犯江夏;义阳将军黄冲、义阳太守郑进都向赵国投降。夔安又去围攻石城,竟陵太守李阳奋力抵抗,打败了夔安,斩杀五千多人,夔安这才退兵。之后他在汉东抢掠一番,裹挟七千多户百姓迁到幽州、冀州。

    nbsp这时候,庾亮还上疏想把驻地迁到石城,听说邾城被攻陷,才打消念头。他上表向朝廷谢罪,主动把自己降了三级,担任安西将军;朝廷下诏让他恢复原职。任命辅国将军庾怿为豫州刺史,监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诸军事,授予假节之权,镇守芜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赵王石虎头疼那些皇亲国戚和豪门大族肆意妄为,就提拔殿中御史李巨为御史中丞,特别亲近信任他,这下朝廷内外都老实了。石虎说:“我听说好的大臣就像猛虎,在旷野中大步走,豺狼都得让路,真没错啊!”

    nbsp石虎任命抚军将军李农为使持节、监辽西、北平诸军事、征东将军、营州牧,镇守令支。李农率领三万人和征北大将军张举去攻打燕国的凡城。燕王慕容皝任命榼卢城的悦绾为御难将军,给他一千士兵,让他守凡城。赵兵来了之后,城里的将领和官吏都很害怕,想弃城逃跑。悦绾说:“我接受命令抵御敌人,生死都不管了。而且靠着城墙坚守,一个人能抵得上一百个敌人,谁敢乱说话扰乱军心就斩首!”大家这才安定下来。悦绾身先士卒,亲自冒着箭石作战;张举等人攻打了十几天,都没能攻下,只好退兵。石虎觉得辽西离燕国太近,老是遭到攻击,就把那里的百姓全都迁到冀州南部。

    nbsp汉主李寿生病,罗恒、解思明又提议尊奉晋朝,李寿不同意。李演又上书说这事,李寿生气了,把李演杀了。

    nbsp李寿一直仰慕汉武帝、魏明帝的为人,觉得听父兄那时候的事很丢人,所以上书的人不许提先辈的政治教化,他觉得自己比先辈厉害。舍人杜袭写了十篇诗,假托是应璩写的来劝谏李寿。李寿回复说:“看了诗知道你的意思。要是现在人写的,那就是贤人的良言;要是古人写的,那就是死鬼的常谈罢了。”

    nbsp燕王慕容皝觉得自己称王还没得到晋朝的正式任命,冬天的时候,派长史刘翔、参军鞠运去朝廷报捷、论功,顺便说说自己称王是权宜之计,并且请求朝廷定个日期,大家一起大举出兵,平定中原。慕容皝攻打高句丽,军队到了新城,高句丽王钊请求结盟,慕容皝就退兵了。他又派儿子慕容恪、慕容霸去攻打宇文部的一个分支。慕容霸才十三岁,勇猛在全军数第一。

    nbsp张骏设立辟雍、明堂,用来举行礼仪活动。十一月,让世子张重华处理凉州事务。

    nbsp十二月丁丑日,赵国太保桃豹去世。

    nbsp丙戌日,任命骠骑将军琅邪王司马岳为侍中、司徒。

    nbsp汉国的李弈进犯巴东,守将劳杨战败而死。

    nbsp【内核解读】

    nbsp这段东晋咸和、咸康年间的历史片段,浓缩了政权偏安、内外交困下的治理博弈、决策得失与人性百态,用现

第578章 显宗成皇帝中之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