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人死债难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开封城从沉睡中徐徐苏醒,薄雾似纱,笼罩着雕梁画栋的屋宇和静谧的街巷。
nbsp教坊司内,喧嚣了一夜的笙歌已然停歇,只余下如宿醉般的寂静。
nbsp老鸨扭动着略显丰腴的腰肢,脸上堆砌着职业性的谄媚笑容,朝着最里间那扇紧闭的檀木房门走去。
nbsp她刚听闻王通大人独自前来,却未唤姑娘相陪,心中正暗自嘀咕是否怠慢了这位军爷,盘算着如何赔礼弥补。
nbsp“王大人,昨夜前来怎都不告知小人?没有姑娘暖床,实在是怠慢您了。”
nbsp她嗓音甜腻,带着几分夸张的歉意,边说边轻轻推开了房门。
nbsp一股混合着残酒与某种难以言明的冰冷气息扑面而来。
nbsp房内光线昏暗,仅有一盏孤灯,灯芯将灭未灭,投下摇曳不定、扭曲拉长的阴影。
nbsp她的目光下意识地向上移去,随即,那谄媚的笑容瞬间凝固,扭曲成极致的惊恐。
nbsp房梁之下,一道笔直而僵硬的身影悬挂在那里。
nbsp正是豫州都指挥使王通!
nbsp他脚上的官靴却已脱落一只,孤零零地躺在铺着锦毯的地面上。
nbsp他的头颅微微歪向一侧,脸色呈现出毫无生气的青灰色,双眼圆睁着,空洞地望向虚空某处,眼角犹自残留着已然干涸的泪痕。
nbsp然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的嘴角竟诡异地向上扬起,凝固着一丝近乎解脱般的笑容,与那死寂绝望的眼神形成了无比骇人的对比。
nbsp一根昂贵的湖绸腰带,深深勒入他脖颈的皮肉之中。
nbsp“啊——!!!”
nbsp老鸨那撕心裂肺的尖叫声陡然炸开,如同利刃般划破了教坊司乃至整个清晨的宁静。
nbsp檐下栖息的雀儿被惊得扑棱棱四散飞逃。
nbsp王通,选择了自行了断。
nbsp他深知,无论接下来发生什么——是被汹涌的乱军推举为统帅卷入滔天巨祸;
nbsp还是在兵变中首先被失去理智的士卒撕碎——最终,朝廷的清算必将降临。
nbsp到那时,满门抄斩、夷灭三族都只是开始。
nbsp冰冷的尚方宝剑,砍向敌人或许乏力,但屠戮自家的将领,向来锋利无比。
nbsp与其累及父母妻儿宗族,不如在这最终兵变来临之前,以自己的方式,求得一个或许能保全家族的“体面”。
nbsp他甚至服用了自备的鹤顶红,绸带加毒药,双管齐下,唯恐自己死得不够彻底、不够干净。
nbsp王通的死,无疑是极为重大的事件。
nbsp消息如野火般迅速传入府衙,豫州巡抚赵文华、按察使郑清源、开封知府张承恩,皆脸色骤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这如脂粉地狱般的案发现场。
nbsp目睹那具僵直的尸体,赵文华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胃里一阵翻涌。
nbsp他强压下不适之感,脸色铁青得可怖。
nbsp正二品的朝廷武官,一方军事统帅,竟然悬梁自尽于教坊司!
nbsp这成何体统?
nbsp传出去简直是令朝廷颜面扫地的惊天丑闻!
nbsp他自己的乌纱帽都难保啊。
nbsp仵作战战兢兢地验看完毕,跪地回禀:“启禀各位大人,王……王大人确系自缢身亡……口中检出毒物残留;
nbsp应是……应是生前服毒,恐……恐自缢不成……没有胁迫的痕迹。”
nbsp“一派胡言!”
nbsp赵文华猛地打断仵作的话,声音因惊怒而尖锐,“王大人乃朝廷重臣,国之栋梁,正值壮年,圣眷正浓,岂会无故自行了断?
nbsp这分明是歹人谋财害命,伪造现场!必定如此!”
nbsp他深吸一口气,目光锐利地扫视过按察使郑清源和知府张承恩,语气不容置疑:“郑臬台,张府尊,即刻将教坊司一干人等,上至主事,下至杂役娼妓,全部拘拿控制,一个不许漏网!
nbsp本抚这就去面见高起潜高公公,将此事禀报,恳请公公向陛下陈情。
nbsp此事绝非自杀这般简单!”
nbsp郑清源与张承恩连忙躬身应喏:“下官遵命!”
nbsp待赵文华匆匆离去,赶往监军行辕,郑清源与张承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恐惧。
nbsp他们岂会不知巡抚赵文华的意图?
nbsp王通绝无可能是自杀,即便此结论属实,其后果亦极为严重。
nbsp若以自杀上报,势必会引来大理寺乃至厂卫的彻查。
nbsp一位二品大员于教坊司上吊自尽,朝廷绝无可能相信。
nbsp倘若那位断案如神、明察秋毫的大理寺卿狄怀英介入调查;
nbsp谁也无法预料会顺着王通之死这条线索会牵出豫州多少见不得光之事。
nbsp届时,问题恐非王通一人之死这般简单。
nbsp豫州官场表面和光同尘下的诸多隐情皆可能被曝光,相关官员皆难脱干系。
nbsp因此,此案必须定性为“谋财害命”。
nbsp需寻找一个或几个替死鬼,将案件办成铁案并迅速结案,如此方能掩盖其他漏洞,维护朝廷颜面,保住他们自身官职和性命。
nbsp至于王通的死因,以及城外那数万亟待解决、随时可能引发大乱的军营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在这巨大的“政治风险”与“官场体面”面前,被这几位封疆大吏下意识地或刻意地暂时搁置。
nbsp危机有远近,官帽最切身。
nbsp城外的危机并不会因城内官员的算计而有丝毫延迟。
nbsp豫州军大营,篝火余烬未熄,空气中弥漫呛人味道和一种无言的压抑。
nbsp千户左粱玉拖着疲惫的步伐从王通的军帐方向回来,他和其他几位卫指挥使、千户守了一整夜;
nbsp期盼着主帅王通能归来,能给兄弟们一个指望,但帐内始终空冷如冰。
nbsp他一眼就看见自己营帐外围着的几名心腹军官:副千户李国英、百户金声桓、徐勇、徐恩盛。
nbsp李国英率先迎上来,声音沙哑急切:“大哥,大帅怎么说?
nbsp老卢和老郝的媳妇和老娘,带着五个半大的孩子,披麻戴孝,就在营外哭啊!嗓子都哭哑了!
nbsp您自己那点体己银子,我都按您的意思,换成粮食先发给那些战死弟兄的家眷了,可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第427章 人死债难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