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山口[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按青庭的行政区划,景德镇虽归浮梁县所辖,却远比县城繁华。
nbsp这座名扬天下的瓷都,鼎盛时人口逾二十万。
nbsp窑火昼夜不熄,作坊沿昌江东岸迤逦十余里,形成了“三洲四山、八坞九街”的繁盛格局。
nbsp时人以诗赞曰:“四时雷电镇,一镇抵一郡”。
nbsp浮梁县城则相形见绌,最盛时也不过万余人,几经兵火,如今只剩不足五千。
nbsp虽是小城,规制却全,县衙、城墙、兵营,一应俱全。
nbsp城墙高约八米,基宽五米,顶宽三米,周长三里。
nbsp屡遭战火摧折,早已残破不堪:西南段被大平军西征军炮火轰塌,夯土粗露;西北角的吕祖庙亦被焚毁,只剩几根焦木。
nbsp时值数九寒天,但南方的护城河却未结厚冰,水深有不足一米,近乎虚设。
nbsp城门有四,东曰“迎曦”,西称“瞻云”,南为“向离”,北叫“拱极”。
nbsp另设两座水门,连通昌江码头。
nbsp这几日,县衙征召民夫修葺城墙,说是为两江总督骆大人预备行辕。
nbsp报酬是一日三餐,两干一稀。
nbsp正值冬闲,徭役本是百姓逃不掉的苦差,有此待遇已属难得,竟也迅速募得几百人。
nbsp民夫们忙活两日,才将西南坍塌处,勉强修补整齐。
nbsp这天下午,众人正拾掇角楼,忽见北面昌江岸畔,四骑青军探马,自宝积寺方向疾驰而来。
nbsp马蹄踏碎道上残雪,泥雪飞溅。其后十余骑西军哨骑紧追不舍,黄衣鲜明,蹄声如雷。
nbsp城上民夫与守军尚未回神,便听得几声枪响——两名青军应声落马。
nbsp剩余两骑在北门稀疏的火枪掩护下,仓皇冲入城内。
nbsp民夫们与监工衙役顿时哗然,交头接耳,惊惶不定。
nbsp不待监工呵斥,北面官道上又涌来大队人马,黄色军服如潮水般,漫过萧瑟田野。
nbsp昌江江面也同时现出数十艘大小船只,帆樯林立,顺流而下。
nbsp西军,到底来了。
nbsp历经战火蹂躏的民夫们,顿时四散,推搡着奔下城墙。
nbsp更有胆大者,直接蹿出城外,往南边家中逃去。
nbsp监工衙役起初还呼喝弹压,见大势已去,也撩起袍角,混进人潮中,一起溜走了。
nbsp浮梁城中,青军湘毅营匆忙登城,握紧手中洋枪。
nbsp他们明白,自己迎来了命中的死敌。
nbsp而西军也将在浮梁,迎战骆秉彰麾下那支由最初的湘勇组建、或许也是最后一支成建制的相军。
nbsp
nbsp话说张秀眉自12月30日,从马当镇出发,率五十五旅作先锋,按预定路线,朝景德镇推进。
nbsp侦察营哨骑前出清道,遇青军探马当即围杀捕获,一路几无阻碍。
nbsp进入昌江沿岸,遣人向乡民高价购船,以充后勤。
nbsp虽逢枯水季节,运力减半,仍有一半粮秣军械可走水路,省却不少陆路转运之苦。
nbsp风餐露宿数日,至这日正午,先锋部队抵近浮梁镇以北二十里处,昌江畔,一个叫大茶树村的小山村。
nbsp众人烧水吃食,略作休整。
nbsp待大伙皆已饱食,开拔的号令却迟迟未下达。
nbsp他们的师长张秀眉,此时正独自在村口的昌江边踱步。
nbsp江风削过枯苇,簌簌作响。墨绿的江水,打着旋向南流去,卷带着前两日降下的残雪。
nbsp张秀眉的军靴踏碎草间薄冰,咔嚓作响,一声声敲在人心上。
nbsp几名警卫牵马远远守着,未敢近前。
nbsp他们晓得师长的脾气——平日豪爽如兄弟,烦闷时却一点就着。
第440章 山口[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