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3章 君臣好商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样下去,朕都要被你处置了”。

    nbsp仲逸:“微臣绝不敢,朝廷有规矩,圣上委以差事,微臣只是依照《大明律》来办差,并无其他想法”。

    nbsp“大明律?”。

    nbsp朱厚熜大笑道:“我看你这是‘吧?”。

    nbsp仲逸一脸愕然:“微臣不解,请圣上明示:何为?”。

    nbsp这么一问,倒让朱厚熜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略加思索,而后直言道:“为我大明而谋略,所用之谋,皆是阳谋、明谋,而非恶谋、阴谋”。

    nbsp精辟啊。

    nbsp仲逸心中暗暗一惊:果真是天子,只言片语间,竟有如此高论。

    nbsp有的时候,仲逸甚至都觉得,圣上的谋略,高到令人汗颜。

    nbsp“圣上之言太过深奥,微臣一时不甚解,只是眼下这差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与天子谈论谋略之道,弄不好是要玩出人命的。

    nbsp尤其,意见不合时。

    nbsp“丁汝夔与仇鸾之事,朕心中有数,今日,就到这里吧?”。

    nbsp朱厚熜突然显出一副疲惫的样子。

    nbsp面圣机会难得,仲逸急忙追问道:“微臣斗胆,不知圣上如何处置这二人?”。

    nbsp“此刻,时机还不成熟。无罪之人,死了也能有个说法。有罪之人,挫骨扬灰,也要让他遗臭万年”。

    nbsp朱厚熜打个哈欠,懒懒叹道:“幸好你在翰林院,若让你做了御史,朕有苦日子过了”。

    nbsp说了半天,就是这样一个结局?

    nbsp仲逸心中一阵不悦:面圣,也不过如此。

    nbsp既然皇帝刻意制衡当下各方势力,那就靠自己的力量,来打破这种格局吧。

    nbsp这倒严的第一把火,就由我来烧吧。

    nbsp“启禀万岁,微臣还有一事相求。自从到了翰林院,总觉所学浅薄,尤其对各地民情知之甚少,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nbsp仲逸也顾不得朱厚熜一脸的疲惫,继续禀道:“微臣想到漠南一带走,将那里风土人情、地理地貌记录下来,日后,也好为朝廷献计献策”。

    nbsp末了,他补充道:“即便在翰林院,也能写出真正反映我大明风土的文章来,更能将各位先贤着作深刻领会”。

    nbsp“哦?那说说看,你想到哪里去看看?”,朱厚熜反问道。

    nbsp仲逸直言道:“榆林卫,听说那里地貌特别、地形特别,且与鞑靼所在的北漠相邻,细细查看一番,定有收获”。

    nbsp“你能处处为朝廷所想,且能懂得圣人之道:从书中来,最终又从书中走出,朕心甚慰”。

    nbsp‘不过?朱厚熜微微摇摇头:“眼下,你刚出狱,又新领翰林院侍读的差事,等熟悉一段时日,再说吧”。

    nbsp“退下”。

    nbsp仲逸还欲进言,却被一旁的侍候太监制止。

    nbsp也只得告退了。

    nbsp出门之际,他见一名太监匆匆进来,端着一只木盘,上面一个药罐,旁边一只玉碗。

    nbsp朝中人人皆知,除青词外,这位皇帝还有一个爱好:炼丹。

    nbsp其实,这两者都一样,都是为长生不老。

    nbsp丹药这种东西,长期大量服用,反而更令人疲惫,也会生出其他病来,甚至一命呜呼。

    nbsp这么简单的道理,连寻常百姓都懂,深谙帝王之术的朱厚熜,却为何乐此不彼呢?

    nbsp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时而清楚,时而糊涂。

    nbsp这种人,更难琢磨。

    nbsp…………

    nbsp翰林院,仲逸回到那温暖的屋中,程默立刻为他备好茶水。

    nbsp与外边的呼呼冷风相比,翰林院更像是避风港。

    nbsp红红炭火,茶香飘逸,仲逸再次盘算着方才面圣之事。

    nbsp从朱厚熜言语来看,他似乎还是在等一个机会,但到底是什么机会?

    nbsp就不得而知了。

    nbsp至于去榆林卫,反而多了几分把握。

    nbsp至少,他没有拒绝。

    nbsp这把火,就从北边烧起吧。

    喜欢。

第313章 君臣好商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