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4章 地形与军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幕,大营。

    nbsp一张硕大的地图,俞大猷、戚继光、林宗武,纷纷走上前来。

    nbsp作为参军协理的仲逸,熟悉地形之后,正式进入‘大军师角色。

    nbsp同样外出查看地形的,还有英勇千户所的林千户,不过,他走的水路。

    nbsp两军对峙,要权衡多种因素,如兵法所,那一方君主更加贤明?将帅更有才能?那一方占尽时地利?那一方奖罚更加分明?

    nbsp等等……

    nbsp除双方实际兵力强弱外,如何巧妙运用地形,就变得极为重要。

    nbsp空城计、草船借箭、上方谷之战,即便演义,若没有特殊地形,恐怕也难以完成,至少不会如此精彩。

    nbsp特殊的地形,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扭转交战双方原本形成的态势。

    nbsp三国魏蜀吴,蜀国一带,素赢蜀道难难于上青,东吴被称为‘江东,地形而言,岂能少的了那一条江?

    nbsp有簇形,并非最后必然夺得下,但就一时而言,至少可成‘易守难攻之势,当毫无疑问。

    nbsp浙江、福建一带的地形,已经被查看多次,无论当地驻军,还是后到的林宗武、仲逸,配以地图,简直可以烂熟于心,尤其沿海一带。

    nbsp当此之时,最为难以把握的,便是如何确定倭贼在何处登岸?

    nbsp眼下又逢秋雨连连,道路湿滑,内河水面上升,兵器、粮草受潮,战马出行亦受限。

    nbsp更有甚者,火炮、火枪,甚至于弓箭,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发挥本来的威力。

    nbsp凡事都有两面性,就此而言,所谓‘时地利对双方的影响是一样的。

    nbsp每逢战事,除兵力、地形、粮饷外,最难以把握的,还有一样,那便是军心。

    nbsp若双方固有兵力强弱已成态势,巧妙运用地形可以扭转局势的话,而军心的调动,才是最为考验将帅的。

    nbsp历朝历代,以少胜多的战例,时地利或有之、对方将帅庸俗或有之,但高昂的士气、钢铁般众志成城,军心决不可乱。

    nbsp否则,即便地形再有利,占尽时地利,也回无术。

    nbsp有俞大猷、戚继光这样的良将,将士们自然会上下一心,剩下的,就看仲逸这个军师了。

    nbsp三国时期,在一次战事中,曹操曾遇到一个难题,他分别询问荀彧、郭嘉、程昱,而三饶意见不尽相同,且每人各有各的道理,最后拍板的,还是曹操。

    nbsp作为雄主,能有如此非凡的谋者,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好主公遇大军师、相得益彰,才能铸就千秋大业。

    nbsp将帅亦是如此,良将陪良谋,无往不利。

    nbsp二位将军久经沙场、战功赫赫,倒是这位翰林院的侍读,虽师从凌云子,但大多为理论使然,真正的沙场征战、运筹帷幄,还是差了些火候。

    nbsp有幸,初涉战事,就遇二位良将指点,更是平生难得一大快事。

    nbsp林宗武与仲逸身为凌云子弟子,当此之时,有件事却不得不。

    nbsp某种意义上,此事,也关乎战事。

    nbsp有师兄在,自然是宗武先开口了。

第444章 地形与军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