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3章 等这一天很久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傍晚,驻军大营。三寸人间

    nbsp营灯火明亮、一片欢庆,将士们围坐一团,举杯同庆。

    nbsp此次抗倭大捷,岂能不大快人心?

    nbsp今晚,可以饮酒。

    nbsp“兄弟们,此次抗倭,我大明将士完胜倭贼,歼敌四万之余,值得庆贺”。

    nbsp营一块木台之,俞大猷高举酒碗,大声说道:“从今日起,我们连庆三日,换防下来的将士,可开怀痛饮、一醉方休”。

    nbsp“好……”,台下再次一阵欢呼。

    nbsp对大多数将士而言,等这一天,等的太久了。

    nbsp当然,连庆三日,绝非所有驻军连醉三日。

    nbsp俞大猷将所有人马分为三部:一部人马照常在海岸一带巡查、布防,丝毫不松懈,一如往常严守关口。一部人马休整工事,连同兵器、战马、弓箭、船只。

    nbsp当然,还有被损毁的炮台,急需重新修筑、加固。

    nbsp而第三部人马,也是此次抗倭出力最大、消耗最重的,今晚留守大营,一醉方休。

    nbsp三部人马轮流、交替部署、防守,便可做到:海岸一带防守依旧严密,兵器、炮台重修依旧进行。

    nbsp换防下来的将士,举杯痛饮,自然无所顾忌了。

    nbsp如此,便是连庆三日,所有的人都能真正痛饮一杯庆功酒。

    nbsp居安思危、有备无患也……

    nbsp主帅营房,议事。

    nbsp俞大猷、戚继光、林宗武、石成、仲逸,及其他部分将领。

    nbsp“此次抗倭大捷,本将明日奏章,向朝廷奏明战况实情,为诸位请功,为所有将士们请功”。

    nbsp俞大猷笑道:“在朝廷旨意没有下来之前,诸位还得继续在福建留守啊”。

    nbsp这是朝廷的规制,自然无人异议。

    nbsp在坐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有单独向朝廷奏的权利,只是抗倭大捷为大家共同奋战的结果,还得一个所有人联名的奏章。

    nbsp既然是联名奏,署名之人自然都要说说自己的看法了。

    nbsp参与此次抗倭的,除俞大猷本部外,还有从浙江来的戚家军,从京城来的英勇千户所、锦衣卫北镇抚司。

    nbsp个人而言,还有翰林院侍读、监军协理仲逸。

    nbsp如今战事结束,仅是调动各路人马、赏罚军将士两项,颇为棘手,没有朝廷旨意,是断断不行的。

    nbsp看来,没个十天半月的,旨意是下不来。

    nbsp如此也好,来福建这段时日,只顾着与倭贼对决,也该轻松几日了。

    nbsp长途跋涉的,来一趟不容易。

    nbsp众人说笑之际,戚继光特意提到两个人的名字,一是张大奎,一个是陶朔,要单独为他们二人请功。

    nbsp张大奎本是俞大猷麾下的一名小旗,按照军功奖赏即可,一出苦肉计,为倭贼‘带路,最终在乌龙岭‘骂阵,多次涉险,身负重伤,这份功劳,理应归他。

    nbsp“至于这个小桃子,是陶家庄的陶朔,他家并非军户,不过他这次功劳确实不小”。

    nbsp戚继光满意的笑道:“当初,那条从凤凰山通往南山的密道,是他发现的,引流周围水源到大水库、东桥安放炸药,这小子也出力不小”。

    nbsp众人纷纷点头,陶朔的功劳也是有目共睹:若非那条密道,戚家军很难轻而易举绕到倭贼主力身后,且还不被倭贼察觉。

    nbsp当然,至于陶朔到底是怎么发现那条密道的,只能说他的运气好了极点。

    nbsp“关于这个陶朔,我们以协助战事有功,军民联合抗倭,向朝廷请功?如何?”。

    nbsp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俞大猷的赞同:“这么办,这小子有胆识,人也机灵,是块好料,是从了

第463章 等这一天很久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