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辽国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4章 各自的风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归山,日后他们必定卷土重来,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如此,岂是仁爱之道?

    nbsp唯有一鼓作气,彻底平定,方能长治久安,这才是真正的儒家大义。”

    nbsp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儒站了出来,朝朱元璋恭敬行礼后,转身对着刘伯温说道:“刘大人,您虽引经据典,却未免过于片面。《论语》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如今战事已久,生灵涂炭,此时议和,以礼相待,化干戈为玉帛,方显我大明仁德。”

    nbsp大儒神色凝重,语气和缓却坚定:“至于您说纵虎归山,可若以仁德感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未必不能让其诚心归附。一味诉诸武力,恐非长久之计,亦不符儒家‘仁政之理念。还望刘大人再做斟酌。”

    nbsp说罢,他微微躬身,目光平和地看着刘伯温。

    nbsp刘伯温面色一凛,直视那大儒,言辞铿锵道:“先生既以圣贤言论为据,那且听我言。古圣先贤亦言,善恶有报,邪不压正。鞑靼、瓦剌屡屡犯我边境,烧杀抢掠,不知残害了我多少大明百姓。他们行径与暴元何异?”

    nbsp他稍作停顿,提高声调,痛心疾首道:“昔日暴元残暴不仁,视我汉人如草芥,百姓苦不堪言。如今鞑靼、瓦剌所作所为,如出一辙,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实乃禽兽之行,岂配称人?对这般禽兽,若不以武力严惩,谈何仁德感化?”

    nbsp刘伯温环顾朝堂众人,义正言辞道:“唯有彻底荡平,方能告慰无数枉死百姓的冤魂,保我大明百姓太平,此乃真正的大义所在,岂是先生口中所谓的‘以和为贵可比拟。”

    nbsp那大儒微微摇头,对着刘伯温一拱手,朗声道:“刘大人,依老夫之见,古圣先贤皆以教化为重,所谓‘有教无类‘仁者无敌。鞑靼、瓦剌虽有恶行,然以教化感之,使其明礼义、知廉耻,方为长久之计。”

    nbsp他目光平和而坚定,接着说道:“兵戈一起,生灵涂炭,无论胜负,百姓皆苦。以我大明之仁德,当以教化为本,示以恩义,使其心服,自能化干戈为玉帛,又何必大动干戈,徒增杀戮。还望刘大人三思。”

    nbsp这时,一位辽东出身的官员大步出列,躬身启奏:“陛下,辽国公曾言,‘有剑不用和没剑可用,那是天差地别。想我大明边疆,鞑靼、瓦剌时常侵扰。若此时议和,看似得一时安宁,实则如没剑可用。”

    nbsp他神情激昂,提高声调:“唯有将其打服,让他们知晓我大明的厉害,才是正理。和平从来都是打出来的,绝非谈出来的!一味求和,只会让他们愈发嚣张,边疆百姓永无宁日。还望陛下圣裁,支持三王继续征战。”

    nbsp浙东集团的官员们一听,顿时面露愠色。其中一位年长官员,横了那辽东出身的官员一眼,训斥道:“哼!你们辽东之地,怕是少学了圣人经典,不知圣人教诲,才在此胡乱开口。”

    nbsp他一脸倨傲,继续道:“我等以圣人之道为指引,深知‘和为贵的道理,你却在此鼓吹战事,全然不顾百姓死活。这等鲁莽之语,还是莫要再提,免得贻笑大方!”

    nbsp说罢,他不屑地转过头去。

    喜欢。

第544章 各自的风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