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辽国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8章 大阅的影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传朕令——大阅,开始!”

    nbsp话音未落,兵部侍郎已挥动令旗,校场东南角骤然响起三声号炮,震得观礼台木柱微微发颤。

    nbsp铁甲方阵应声而动,脚步声踏碎晨露,汇成“咚、咚”的惊雷;骑兵营如黑云压境,马蹄卷起烟尘,刀枪在阳光下划出万千光点。

    nbsp朱元璋立于台沿,望着这铁流般的军阵,嘴角泛起一丝沉毅的笑意——这便是大明的底气,是护国安邦的根基。

    nbsp大阅既始,先是皇宫禁军迈着齐整步伐,如墙而进,走场而过。

    nbsp继而是京营之军,亦步亦趋,军容严整。

    nbsp而后各地卫所组成的方阵,依次行进,步伐铿锵。

    nbsp待边关边军方阵走过,辽东军的阅兵方阵终于登场。

    nbsp但见辽东军齐步如飞,踏步而来,铁蹄踏地,尘土飞扬。

    nbsp路过高台之时,辽东军齐声高呼:“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nbsp那声音如山呼海啸,震得地动山摇,气势磅礴至极。

    nbsp诸国使臣见状,皆大惊失色,只觉这辽东军神威凛凛,煞气腾腾,着实吓人。

    nbsp一个个呆立当场,面面相觑,心中暗忖大明军威果然名不虚传,实乃不可小觑也。

    nbsp诸国使臣早在路上便听驿卒闲谈,说辽东军曾跨海荡平倭患,杀得倭寇哭爹喊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那时多有不信,只当是大明自夸,心想边军再强,又能厉害到哪里去?

    nbsp此刻见辽东军方阵踏地而来,甲叶碰撞声整齐得像敲一面巨鼓,士兵们肩背挺直如标枪,眼神里的狠劲像是刚从血地里爬出来,浑身透着股尸山血海里磨出的煞气。

    nbsp待那声“陛下万岁”喊出,声浪竟压过了校场的鼓乐,震得观礼台的木栏杆微微发颤,使臣们手里的茶盏都跟着抖了抖。

    nbsp安南的阮洪脸色发白,想起当年安南兵连占城的城墙都攻不破,再看看眼前这辽东军,后背竟沁出冷汗。

    nbsp占城的巴隆张着嘴,半天合不上,他总算明白,为何安南当年接到大明诏令便立刻收兵——这般军队,真要南下,怕是能把安南翻个个儿。

    nbsp西域来的使者摩挲着腰间的弯刀,暗自咋舌:自家部族的勇士纵马冲锋时也算勇猛,可跟辽东军这等如铁似钢的阵列比,简直像散沙。

    nbsp众人心里都翻江倒海——原以为“灭倭”不过是夸大其词,如今亲眼瞧见,才知传言非但不虚,怕是还藏了几分收敛。

    nbsp这辽东军的厉害,是刻在骨头里的,远非寻常军队能比。

    nbsp朱元璋立于观礼台中央,龙袍在猎猎风中微微拂动。

    nbsp他目光扫过诸国使臣或惊或惧的神色——有的攥紧了朝贡的礼单,指节发白;有的下意识挺直腰杆,却掩不住眼底的慌乱;更有甚者,悄悄调整了一下跪拜的姿势,生怕失了礼数。

    nbsp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他缓缓抬手,示意身旁太监传旨。

    nbsp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威严:“诸邦远道而来,可见我大明军威?尔等回去告知各自君主,安分守己,共享太平,便是福分。”

    nbsp使臣们慌忙叩首应是,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连大气都不敢喘。

    nbsp朱元璋望着下方黑压压的人头,心中暗道:这便是大国的底气,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今日这场面,值了。

    喜欢。

第578章 大阅的影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