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贵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 以民告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朝官员的俸禄,还是开国时定下的。

    nbsp几代下来,太平盛世,通货膨胀,钱越发不值钱了。

    nbsp这做官的人,尤其是地方官,其实也挺不容易的。

    nbsp对上,每年要往京中送孝敬、走门路,好让朝廷不要忘记自己;对下,要养一群幕僚,比如姜丰请的两个师爷,就是没有编制,要自掏腰包的。

    nbsp此外,还要宴请下属、偶尔给下属发福利等等,更何况,当官有当官的体面,你得买几房下人,出门也要有车马轿子,更有种种人情往来……

    nbsp若是没有家中补贴,俸禄又是杯水车薪,这官儿便穷得响叮当了。

    nbsp这可怎么行?千里做官只为财,当官不为财不如回家卖红薯……不另外寻门路捞外快怎么行?

    nbsp当然也不一定要搜刮民脂民膏,还有很多大家心照不宣,约定俗成形式:比如税银加收火耗、为大户人家题字收润笔等……

    nbsp这些事吧,因为是惯例,大多不会被人拿出来。

    nbsp但要鸡蛋里挑骨头,也是个罪过。

    nbsp好在姜丰任地方官日短,这些手段都还没用上。

    nbsp当然,他也不打算用。

    nbsp什么加收火耗,就是给百姓身上加多一层税!他岂能做这种事!

    nbsp现在开源的方法,姜丰自己都还在琢磨呢,法子也有了几个,暂时没定下来。

    nbsp思来想去,姜丰还是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安全的……实在有人要找麻烦,那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nbsp申请新修堤坝的折子还没有批复,不知能不能拨款下来,这节骨眼上,自己得小心谨慎,不能让人抓到把柄。

    nbsp再过一个月,晚稻收割后,百姓农闲了,就可以征调民夫、修建河堤了,可别误了事……

    nbsp姜丰忧心忡忡地回到府衙,就听到外面忽响起了鼓声。

    nbsp有人击鼓,告状来了!

    nbsp姜丰精神一震,这还挺新鲜的!

    nbsp因为他是知府,若是下面县乡的案子,都是告到知县衙门,由县令先审,不得越级告状的。除非是案子比较重大,或者是告状人觉得县令不公,才会到知府衙门来上诉。

    nbsp姜丰上任那么久,还没接过民事官司呢!

    nbsp此时立刻整理好官服,召集人员,端坐在衙门正堂,第一次升堂!衙役们整齐地站成两列,水火棍在地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nbsp告状的人走了进衙门,跪地行礼后,将状纸呈了上来。

    nbsp刑名师爷接过状纸,眉头一皱,没有当堂念出来,而是先呈给了姜丰。

    nbsp姜丰微微一怔,难道是有大案要案?一看状纸,他心中一沉。大案要案倒说不上,而是状告他的!

    nbsp堂下的原告是一对老夫妻,状告姜丰草菅人命!

    nbsp“我们的儿子,自幼是听话乖巧的。那日不该去城隍庙玩,被人诬陷是盗贼,姜知府不分好坏,就把我儿子押到菜市口杖毙了!”

    nbsp“老天爷啊!我们就这一个儿子,这是要我们的命啊!”

    nbsp这个案子是公开审理的,衙门口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此时听到原告的哭声,像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头般沸腾了起来。

    nbsp“姜知府怎么会冤枉人?”

    n

第136章 以民告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