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贵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1章 群情汹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施平波所料不差,皇帝第一时间采取了行动,主动出击,想从和大湾、南洋的人的中搜查到“物证”。

    nbsp这几年大湾有意送人才进京,不知不觉间各部都有了大湾出身的官员。

    nbsp锦衣卫这么一抓人,真是声势浩大。一时间锦衣卫衙门、五城兵马司衙门都人满为患。偏偏这些人都是当朝官员,只能问话还不能用刑。

    nbsp当然,这样隐秘的事,皇帝也不觉得会人尽皆知。重点查的是冼海同这些和姜家关系密切的。

    nbsp第二日,各部官员上衙,便惊讶地发现一些同僚不见了。再一问,原来是锦衣卫请去调查问话。

    nbsp“荒唐!”有老翰林道,“他们犯了什么罪?锦衣卫岂能随意抓人?”

    nbsp皇帝不像是会做出这种事的人,难道是情急之下乱了分寸吗?

    nbsp为什么会情急?难道流言是真的?

    nbsp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少,和被抓的同僚关系好的,甚至商量要一起上奏,请皇帝放人!

    nbsp但也有人安抚解释:“只是请他们去配合调查而已。这戴家兄弟流亡南洋那么久,难保没有勾结之人。”

    nbsp“戴家兄弟进京告御状,是为原告,又何必说‘勾结?”另有人不服地反驳。

    nbsp前者冷笑道:“你是真不知还是装不知?这京城的流言都传遍了!这流言用心险恶,又与闽省民乱一案有关,那不是戴家策划的又是谁?戴家若觉得冤屈,便堂堂正正地告状,又何必行此鬼祟手段?”

    nbsp“藏头露尾散发传单,说一些不知真假、危言耸听的话,不过是威胁朝廷、恐吓陛下,想为戴家翻案罢了!其心可诛!”

    nbsp这话听着也挺有道理。

    nbsp君子之道,事无不可对人言,藏在暗处散播流言的行为的确鬼祟。可见幕后之人必是小人或女人……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nbsp质疑的人便冷哼:“是与不是,上了金銮殿御审就知道了。戴家既敢上京告状,想必不止一张状纸两张嘴,人证物证得有吧?”

    nbsp…………这些争辩,自有人收集上报到东缉事厂厂督高金良处。从这些争辩中就能看出,谁是维护皇帝的,谁是另有居心的。

    nbsp但这些都有待秋后算账了,现在东缉事厂的探子也在全力查找物证。

    nbsp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查明面上的人,他们则查暗地里的人。像大夏的特产铺、大湾制药厂,都有可疑之处。

    nbsp京城一时之间兵马来回不停,百姓不由得人心惶惶。这已经是好多年未见之乱了。

    nbsp真要往前追溯,那就还是姜丰寻找到前朝宝藏、揭发张国舅叛乱之时。

    nbsp内阁首辅章成贺忧心忡忡,独自进谏陛下规劝道:“流言之事,清者自清。待三日后当廷陈案,便水落石出了。如此大张旗鼓抓人审查,实在是不妥。”

    nbsp更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nbsp皇帝憋闷……他难道不知道清者自清?关键施太后手上真不干净,清白不了啊!

    nbsp“抓他们不仅仅是流言的事。”皇帝耐心地解释,“今日能有人当街散播流言诋毁太后,来日就能诋毁朕。这些人心中无家国、目中无法纪,将来勾结外敌、里应外合祸患京城也未可知!包藏祸心的人不除,朝廷如何能安稳?”

    nbsp章成贺拱手道,“可是既要查探,也可徐徐图之,不好大肆抓人。一来打草惊蛇,二来人心惶惶。三来……这抓的都是大湾、南洋籍的官员,难免令人觉得朝廷有心针对姜总督!”

    nbsp本来就是针对他!

    nbsp皇帝更憋闷了,第一次觉得章“爱卿”也不那么善解人意了。

    

第711章 群情汹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