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贵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8章 奏折进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常义毕竟是在县衙任过职的人,看问题就比寻常乡民有高度。

    nbsp人人都说姜丰在大夏建国、担任总督,同乡都有自豪感。但苏常义却忧心,姜丰回朝后,朝廷会不会秋后算账?

    nbsp姜丰听着舅舅话里话外,要自己做好自保的打算,心中感动,安慰道:“舅舅放心,今年发生了那么多事,朝廷还要用我,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nbsp“唉!”苏常义应了一声,“当官的最难就是善始善终,你看前朝那些做到首辅的,都还有被贬谪到天涯海底的呢。你舅母担心阿垒,他一个商人能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我担心的是你。”

    nbsp苏常义年纪虽大却不糊涂,自家儿子是依附着姜丰的。只要姜丰不倒,苏垒能有什么事?姜丰若倒了,整个苏家也讨不了好。

    nbsp姜丰只得给苏常义讲大夏的新鲜事,什么蒸汽动力的火车,不用马拉;烧煤的火力发电厂,建成后,全城都可以用上电灯……

    nbsp“以后全城拉上电缆电线,电车也可以有了。现在还是马车,虽然安排人打扫,路上还是少不了粪便。”姜丰一一说着。

    nbsp这些火车、电灯、电车,在苏常义听来无异于天方夜谭,一时听住了……

    nbsp直到姜丰和熊楚楚离开后,苏常义还纳闷着:“没有牲口拉的车,怎么走呢?”

    nbsp苏舅母好笑地说:“你这老头子哪里想得明白?孩子们说,这叫科技!大夏都有了,以后咱们这里自然也会有,说不定我们还能看到呢!”

    nbsp苏常义摇了摇头,他年近七旬了。读书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说没几个人活得过七十呢!

    nbsp姜丰坐在马车里,感叹地说:“舅舅年纪大了却为我提心吊胆的,想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很威风的。”

    nbsp苏老太太年轻守寡,靠的正是娘家的兄弟护持才守住家业、拉扯大儿女,这个在衙门做总甲的老舅更是功不可没。

    nbsp熊楚楚笑了笑:“舅爷是县衙的总甲,手下一群衙役,在乡间自然是威风的,谁不给他几分面子?但这总甲的身份,到了州府都不够看了,何况到你如今的身份?”

    nbsp苏常义知道自己再也无力保护外甥,自然是提心吊胆的。

    nbsp“我一定要好好的,为了这些关爱我的亲人,也要好好的。”姜丰似发誓一般地说。

    nbsp施太后停灵百日就会出殡,灵柩要送回衡川府和先王合葬。

    nbsp姜丰算着日子,打算九月初启程,等回到京城,也出了国孝期了。出了孝,朝廷的一切政务都得回归正轨。

    nbsp太后灵柩回南,是走陆路的。到时候他走水路,经长江到苏杭再从运河北上,正好完美错过。

    nbsp如此,既不用在京中哭灵,又不用在衡川府接灵、送葬……

    nbsp姜丰在衡川府安度中秋、走亲访友,另一头周佳恒也乘着大海船抵达了京城。

    nbsp和周佳恒一起抵达京城的,还有大湾回复“公议谥号”的奏折。

    nbsp其他省也陆续回复了奏折,有站在皇帝一边,赞成“贞宣后”谥号的,也有站在内阁一边,赞成“思”、“刚”这种平谥的,还有两者都不站,自己给出建议的。

    nbsp但总的来说,还是内阁占上风,支持的人多。

    nbsp皇帝看到一封封回复奏折,脸上没什么表情,手背的青筋却凸了出来。

    nbsp所谓“人死为大”,就算母亲有什么过错,人都没了,还赔上了施家,难道还不够吗?

    nbsp非得步步紧逼,让他连孝子都做不成吗?

    nbsp连母亲都护不住,他这皇帝做得也够窝囊的!

    nbsp得知姜丰回朝,皇帝心中有了些底气……

    nbs

第758章 奏折进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