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大伯气晕了[2/2页]
于是赵青苹就施施然地走过去,站在叶问渠旁边对赵大伯说道:“大伯,菌包三十文一个,再加上一文钱的劳务费,就是三十一文一个。您统共给了我四两银子,买了一百二十九个菌包。还剩一文——”
赵青苹从袖子里摸出一文钱递过去,笑眯眯道:“呶,在这儿呢。”
“您放心,我这人最公正了,绝不多拿一文钱!”
还是义务教育好啊,义务教育让她成为了一个三观正直的人!
小时候那个儿歌是怎么唱的呢?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文钱;把它交给衙役叔叔手里边;叔叔对我把头点,夸我好孩子……”
赵大伯只觉得赵青苹的言行举止充满了讽刺,无一不在提醒他自己的愚蠢
呼吸越来越急,赵大伯只觉得胸闷气短,脸色涨红,然后头一歪,栽倒在地了!
赵青苹“啊”了一声,赶紧往后跳了两步,惊恐道:“不是我干的,我没碰他!”
叶问渠点头:“他自己摔倒的。”
想了想,又补充道:“跟赵姑娘没关系,我可以作证。”
赵青苹这才长舒了口气,再没想到,赵大伯竟然这么小肚量,不经刺激。
就这么点事儿,他就受不了了?!
她定定地看了地上的赵大伯一会儿,最后还是认命地把他扶起来。
这要是现代社会,没有监控的话,她还真不敢这么快扶起来。
毕竟一个不小心,是要倾家荡产的。
可现在不一样啊,这是她大伯呀,扶了要钱,不扶可是要命的!
赵青苹有些无措地看着叶问渠,小声道:“怎么办啊,掐人中还是送去看大夫啊?”
叶问渠将人接过来,说道:“交给我吧。”
说完,他就伸手在赵大伯的人中处掐了掐,赵大伯的眼皮动了动,可还是没醒过来。
赵青苹叹口气,说道:“算了,去郎中那里看看吧。”
镇上地方小,也没有什么大医馆,就一个药铺,里面有一个郎中,是世代家传的手艺。大团子镇这边的人,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毛病都去找他。
因为铺子里的药大部分都是他自己采摘泡制的,所以看病也不贵,一般情况下花不了几个钱。
郎中扒着赵大伯的眼皮看了看,又把了把脉,然后取出银针在他身上扎了几下,人就醒过来了。
郎中叹口气,一边写药方一边说道:“年纪大了火气不要那么重,你这回是运气好,只是怒急攻心晕了过去,没伤及心肝。”
“往后可不要这样了,大喜大怒都要不得,有碍寿数的。”
“对了,我给你几副下火的药。你回去煎服,喝上几天就行了。”郎中写完方子,又继续道,“都是常见的草药,你们可以在我这里买,也可以自己去采摘。”
“我们就在这里买。”赵青苹急着道,“大夫,您给抓药就行了。多少钱?”
说完她就开始掏荷包,准备把药钱给付了!
这事儿说是赵大伯小肚鸡肠,可真论起来,她这个做侄女儿的也有错。
不过她要是把药钱给付了的话,这舆论说不得就得扭转了!
作者有话说:
突然觉得还是得有标题,不然我自己找内容也不方便o(???)o
第二百四十章 大伯气晕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