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荒:吾乃太初圣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大罗金仙[1/2页]

    苏子亟已经搜刮了洪荒大地四分之三的地方,只剩下西方大陆还没有去过。

    不过现在他并不着急去,因为在之前的行动中,他多次出手不知不觉间稳固了自己的根基,还触摸到了大罗金仙境界的边缘。

    对苏子亟来说,天大地大修为最大,只有自身的修为提高了,才能在洪荒世界里逍遥自在,否则有再多的宝物也都是白搭。

    ……

    某处洞天福地。

    苏子亟闭目盘坐,摆出五心朝天式,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起来,额头上布满了黄豆大小的汗珠,身上衣裳已经被打湿透了。

    他正是在突破大罗金仙境界,正在凝聚头顶三花、五气朝元,而后世之中不知道多少人就被难倒在这个地方,最终无法突破。

    此时苏子亟的周围不断,汇聚着方圆千里的灵气,天地道韵不停地在他的身边流转,身前浮现出一个个天道文字,依次融入到他的眉心之中。

    他的体内正在凝聚五脏之气,牵引至泥丸宫中汇聚融合,再游走于奇经八脉之中;此外,苏子亟的头顶正在凝聚的三朵金色,莲花若隐若现,身体表面散发着金色光芒。

    “轰!”

    最终,苏子亟的五脏震动,泥丸宫内闪烁着五彩神光,头顶上的三朵金色莲花已经凝实,宛如一朵真正的三蒂金莲一样。

    他的身体由内而外地散发出,独属于大罗金仙境界的道韵,向着洞府扩散到四面八方,周围不少的山石草木印上了独属于苏子亟一人的道韵。

    使得它们生长得更加迅速,也增加了它们诞生出灵智的机会,说不定能够它们成为可以修炼的灵物,苏子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它们的再生父母,给了她们不一样的人生机会。

    胸中五气和顶上三花的凝聚,这代表着苏子亟已经正式进入大罗金仙境界,在洪荒世界算得上是一个高手了,也有了自保的能力。

    现在的他,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出天地玄黄玲珑塔的力量,一旦将宝塔祭出来。

    就算是准圣境界的绝世强者也不可能轻易伤害到他,还能在准圣的攻击之下能够全身而退。

    自此苏子亟的生命安全有了绝对的保证,不用担心在自己会被突然冒出来的强者给打杀。

    对苏子亟来说,不仅是自身安全有了保障,最重要的是修为到达大罗金仙境界后,他就能够真正的化形成人,以人的形态行走在洪荒世界。

    苏子亟现出真身,重新变成了一团漆黑的气团,随后他整个躯体散发出无尽的金色光芒,照亮了整个洞府,不一会儿金光散尽。

    只见原本苏子亟所处的地方出现一位英俊的青年,他有着斜飞的英挺剑眉,细长蕴藏着锐利的黑眸,削薄轻抿的唇,棱角分明的轮廓,修长高大却不粗犷的身材,宛若黑夜中的鹰,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孑然独立间散发的是傲视天地的强势。

    苏子亟成功化形成人,重新恢复到了人类的形态。他突破大罗金仙与化形成人之后,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天劫来考验他。

    因为此时的洪荒天地还不算得完整,再加上像苏子亟这类天地初开诞生的先天大能,在突破大罗金仙境界化形成人的时候,并不会有雷劫降下。

    而真正出现雷劫考验修炼者的时期,乃是道祖鸿钧三次讲道后身合天道,补全了天道的不足。

    此后凡是走上修炼一途的生灵,在突破天仙、金仙、大罗金仙这三个境界与化形成人的时候,都会遇到天劫的考验。

    此外,天劫与天劫也是不同的,天道根据他们各自天赋的不同,降下的天劫强度也是不一样的,天赋越强的修行者,所遇到的天劫就会更强。

    毕竟修仙乃是逆天而行,窃取天地的灵气补足自己,天道便会对修炼到了一定层次的修炼者进行考验。

    而那些渡不过天劫,渡劫失败的人便会化为灰灰,一身的修为灵气散落在天地之间,也得算上是反哺天地了。

    有少数渡劫失败而存活下来的修炼者,也基本上失去了晋升的资质,永远停留在原来的境界,除非拥有天地奇物补足资质。

    ……

    突破成功后的苏子亟,并不急着出关,而是整理了一番自己这么多年来所收集的成果。

    又仔细分析了一下洪荒世界的情况,毕竟他已经走过了洪荒大地的大部分地区,对于整个洪荒世界的情况多少有了一点了解。

    整个洪荒世界,大陆占据近七成的面积,海洋的面积占据了剩下的三成,只不过他还没有去过四海之地。

    不过,从前世记忆之中,他对四海之地也有一点了解,四海之地同样有着不少灵气充沛的仙岛,其富庶的程度并不亚于洪荒大地。

    而且,经过多年的盘算,他已经确定好自己今后的大本营安置在何处。最后,他选择了在四海之中的东海安顿下来。

    因为在东海之上,有着三块混沌碎片所形成的三座仙岛——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仙岛就是苏子亟心中理想的地方。

    不但灵气不逊色于昆仑山,地理位置对于苏子亟来说也是非常合适的,远离了洪荒大陆这个纷争不断的地方。

第五章 大罗金仙[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