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发迹,王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章 王升独自夜游乌镇西栅[2/2页]

    我上次下了一座桥,蓦然间听见人声鼎沸起来,那是一家酒吧的夜场,几位傣族打扮的乐手吹拉弹,一位非洲男子拿着话筒唱着王升不知所云的歌谣,酒吧里喧闹的买醉的都是今夜留宿乌镇的游人。这种表演在城市里多了去了,王升不感冒,去了西栅书场。

    乌镇西栅书场乌位于乌镇西大街的西栅,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

    乌镇地处江浙沪交界之地,数百年来,乌镇居民素有欣赏苏州评弹、江苏评话、湖州滩簧、桐乡劝书等民间曲艺的习惯。名其曰为“听书”。特别是许多上了年纪的“书迷”至今还会煞有介事地哼上几句蒋月泉的《宝玉夜探》、张鉴庭的《战长沙》、汪雄飞的《三国》。然而,随着现代文娱样式的多元化,这些“行书较慢”的民间曲艺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这些曲艺形式,现在,只是乌镇民俗特色的旅游项目罢了。

    西栅书场西窗外古树参天绿阴蔽天,树上有大灯,灯光里没有一个蚊子或蛾子。东门廊沿口书有“书”字的幡幌,前方为一个丈二见方的“三阶书台”,一张“半桌”居中而置,两把木质交椅分别是说书先生的“上档”和“下档”的坐椅,一把三弦、一把琵琶搁于桌上、“半桌”上一块“静拍”、一块汗巾、一把纸扇均是说书先生的“家当”。书场内的听众席是数十只方木桌,配上几十条木长凳,饮茶的是清一色的茶壶、茶盅,场外贷郎也不时地把瓜子、糖果送到茶客桌上。大书开场,评书先生来到台上坐下,“静拍”一响,开讲。

第128章 王升独自夜游乌镇西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