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发迹,王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8章 站在欧亚板块的结合处[2/2页]

    王之涣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塞外的苍凉与荒芜,让王维为出塞的朋友频频举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贬官新疆路上历经塞外苍凉荒芜的林则徐途径嘉峪关时,更是感慨: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

    也许,丝绸之路上,阿拉伯商人的驼队发出的一串串驼铃声中,注入中国塞外诗人的情感与元素,才让古丝绸之路显得情感浪漫,显得五彩缤纷,显得内容丰富。

    茫茫丝绸之路,来回归途三万里,历经春夏秋冬,饱经岁月风霜。对阿拉伯商人来说,函关归路数万里,一夕秋风白发生。然而,只要能平安归家,即使增添了白发,也是值得的,更是幸运的。那些弃置在丝绸之路边的白骨,却成了多少家庭中父母,妻子,儿女梦中的归来人!

    随着十九世纪世界工业化的蓬勃发展,古丝绸之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随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岁月也渐渐磨平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痕迹,丝绸之路上那些关隘,那些客栈,也随着历史风雨的打磨,唯剩断墙残桓,默默地定格在历史的岁月中,风干在历史的记忆中。

    今天,王升站在古丝绸之路的终点,遥望中原,跨过空间的纬度,穿越历史的轮回,他仿佛依然看得见,在夕阳晚霞中,那戈壁大漠,那西风瘦马,那驼铃叮咚的驼队。。。。。。

第208章 站在欧亚板块的结合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