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开局棒梗喊我何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马栏村里收山货[2/2页]

    村子始建于元代,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被称为马栏村,据说是因为这里早在明代曾为圈放马匹之地,可见这里实为土地富饶,山清水秀之地。

    而且这里也有着红色基因,在抗日时期在地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山村临水而建,多用的是石头搭建,也算就地取材。

    山清水秀,密林幽谷,有高山草甸,也有瀑布奇观映入眼帘,怪石幽谷,龙潭叮咚。

    何雨柱推着车打听了住处,有着盖着红戳的介绍信,还有这一身打扮自然让周围人信服。

    \"同志,我还以为你得过几天呢,没想到这么快你就过来了,先坐着喝点水,我去队里说一声。\"

    中年男人很是热情,刚在地里忙着上工被人喊了过来。

    刘老黑四十不到,可是常年劳作加上风吹日晒,看起来四五十岁,苍老许多,一笑显得牙齿很是洁白。

    何雨柱坐在院子里观察着院子的情况,北方山村建筑多是坐北朝南。

    三间房是堂屋,西边厢房用的是土坯和稻草搭建的,已经有不少的墙面被雨水冲刷的坑坑洼洼。

    东边的空地上种着几垄菜,旁边还有个鸡棚,能听见母鸡咯咯哒的叫声。

    院子都是泥土地面,打扫的很干净,院门也是用木棍和藤条制作的篱笆门。

    \"这位同志,听说你是城里红星轧钢厂的采购员,我能看看证明信么?\"

    来人正是马栏村的生产队长,也是这个村的扛把子。

    现在实行的是三级管理模式:生产小队—大队—人民公社。

    虽然生产小队是最小的基层组织,人数多则五十来户,少则十来户。

    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小干部,各司其职。

    生产队长权利最大,负责安排每天的劳动,组织生产分配等。

    副队长则负责带领社员们干活,一般都是队里面农活手艺最好的。

    还有民兵排长、出纳、会计、妇女队长、记工员……

    这些人也得干活,不过享受一定的工分补贴。

    生产队长接过何雨柱递过来的信纸,默读了一遍,看到最下面的印章是红星轧钢厂。

    他也知道这是个大厂,看到眼前人一身的蓝布服,长得又相貌堂堂,心里信了八九分。

    \"队长,我是红星轧钢厂的食堂主任,我叫何雨柱,二级办事员,也管着食堂采购的事情。”

    \"这次来也是来看看能不能采购点物资,我看了咱这边有山有水,应该能有不少山货……\"

    何雨柱也是看对方带着些怀疑的眼神,自我介绍了一番,当然个人工作证也展示了出来。

    或许是听到何雨柱食堂主任的身份,对方变得热情起来,开始介绍村里面的情况。

    村子不算很大,四十来户人家,忙时上工种田,闲时上山挖野菜,打点野味。

    正常年月手里能剩点余钱余粮,加上平日里采摘的山货,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不过也仅仅是能解决温饱问题。

    油盐酱醋都是从鸡屁股里省下换的,自己纺线织布做成的土布衣服,一年到头手里能剩下几块钱就很不错了。

    见到外面来人采购,队长自然高兴,这样也能把东西换成粮票和钱。

    \"何主任,您看看需要什么,我们这里也就山货多点。\"

    \"队长,村里人自己晾晒的干豆角、蘑菇干、野菜就不错,要是有点别的野味就更好了。\"

    \"那行,等下工,我通知村里人把各家的东西拿出来,明天找民兵队在山里看看……”

    \"今天你先住下来,我一会儿通知社员把东西攒攒。\"

第104章 马栏村里收山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