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起风了[1/2页]
姥爷是听宋文修说了,那些人还是出现了,但愿别找过来。
觉察到姥爷复杂的眼神,沈朝颜抬头看过去。
“姥爷,你是不是有心事?”
“那可不,姥爷发愁最近怎么伺候你们几个。
哎哟,糟心呐!得亏这两年村里人都富裕点,不差吃的。
搁五九年那会儿,咱家非得招全村围观不可。”
姥爷绕开话题,不愿意告诉沈朝颜实情。
“反正宋家村和沈家村的人,都是靠着咱们两家致富的。
他们现在感激还来不及,哪里会嫉恨。
姥爷,你把心放肚子里吧!”
沈朝颜给儿子夹个菜,笑笑说。
早就知道,如果村民们都缺吃少穿,她有好吃的也不敢享受。
带着两村村民致富,村民们能吃饱肚子,闹事儿的自然就少。
尤其是,两村的人,和沈家宋家利益绑定。
村民们维护讨好都来不及,哪里会使绊子。
沈朝颜也是为了过几年铺路,才不遗余力帮村民。
两村的蔬菜大棚是沈朝颜给了技术,帮忙弄了材料。
两村办的食品加工厂,是宋家出了酱菜配方。
还记得刚刚穿越那会儿,村民们面黄肌瘦。
地里庄稼枯死,百姓们看不到希望,饿得打摆子。
今年,沈家村和宋家村人,精神面貌大变。
人人能吃饱肚子,时不时还能吃顿肉。
不少人家都盖上砖瓦房,出门都是脸上乐呵呵的。
两村的小伙子大姑娘,都成了抢手货。
十里八村的村民都知道,沈家村和宋家村富裕起来了。
这正是沈朝颜想看到的,大家都富了,她吃好的就不会那么显眼。
值得一提的是,沈宋两村这几年种的果树,已经长成。
秋季一到,果子挂满枝头,甚是让人喜悦。
三年大灾过后,沈朝颜就停止了在县城放粮食。
黑三爷听从沈朝颜的建议,离开县城去了中都。
有沈朝颜暗中物资支持,黑三爷发展黑市势力,开始收集古董文物。
黑三爷现在已经,隐约成了大倒爷的趋势。
至少全国排名前几的大城市,都有黑三爷暗中联络的人。
为免以后出事,黑三爷把黑市安排的隐蔽难寻。
时光乘风归去,历史的年轮驾车赶来。
六六年,全国喜提真正的袁先生研发的高产粮食。
因为沈朝颜提供的技术资料,亩产一千斤到一千六百斤杂交水稻,提前问世。
由于亩产万斤以上的种子,限制二代发育的技术太难研制。
国家只好先公布了,亩产千斤的水稻种子。
这种亩产千斤的水稻,也领先了世界亩产。
国家当然也是研究出,限制种子重复利用的技术,才把新粮种放出来。
随之而来的,就是上面发话,知青下乡支援基层建设。
沈朝颜看到这样的报告,嘴角的肌肉抽了又抽。
所以,历史它拐着弯,又修正了原本发展轨迹。
记得史料记载,知青下乡可不是因为高产粮种面世。
55年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始。
到62年,知青下乡全国化组织起来。
第476章 起风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