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君臣之间[2/2页]
说到底,李二陛下还是念旧的......
李二陛下果然感慨*千,手抚着书案,叹息道:“咱们两个当*从逆境之中杀出,打下这一片锦绣河山,说一句当世人杰亦不为过。然而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却实在是**透顶。”
且不说长孙家如今子孙凋零,儿子一个接一个的死掉,他李二陛下难道就好过了?当*魏王与太子争储,吴王心怀觊觎,齐王轻挑,蜀王暴戾,如今晋王又开始谋取储君之位......何曾有过片刻兄友弟恭的时候?
当然,他丝毫未曾意识到正是自己对于储位模棱两可的默许于纵容,方才造成了手足阋墙的局面。
不过这也正说明他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确水平拙劣,根本发觉不到问题的关键......
想了想,他说道:“此番悲痛攻心,加之行军路远、体力衰竭,所以才有这一场大病。要不辅机干脆此时返回长安,一则料理三郎后事,再则亦要稳定一下家中。说起来,若非朕让你跟着前来辽东,或许三郎就不至于亲身前往西域操持商业,亦不会有这般结局。”
当初将长孙无忌带来辽东,是防止他留在长安与房俊大动干戈、搅风搅雨,结果因此间接导致长孙?F之死,若说心中全无同情,自然不能。
好歹长孙无忌的功绩摆在那里,更有文德皇后临死之前的嘱托,李二陛下岂能当真对长孙家下狠手,任其满门遭难?
打压是肯定要打压的,这攸关皇权之完整,但他绝不会抄起屠刀杀光了事。
他李二陛下不仅念旧,而且珍惜名声、爱惜羽毛......
长孙无忌哭了一会儿,擦干眼泪,哽咽道:“身为人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陛下信重老臣,老臣又岂能因为家事耽搁了陛下的东征大业?人已经死了,也没什么好挽回的,就让老臣服侍在陛下身边,最后尽一回人臣之本分,协助陛下就成大业。只是回到长安之后,恳请陛下准许老臣致仕告老,享受天伦之乐。”
长孙?F惨死西域,使得长孙无忌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与其一味的抗争,又何妨退让一步?陛下对于皇权之维护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顽固的抗争下去,除去一点一点的将往昔的情分消磨干净,最终成为挡在皇权面前的拦路石之外,**其他的结局。
退让一步,却并非当真从此放弃把持朝政的野心,而是以退为进。
只要西域发生变故,吐蕃、吐谷浑、突厥、甚至是薛延陀残余,都必将趁时而动,整个关中都将风起云涌。而稍有一点疏忽,其责任必然由太子来承担,身负监国之权,却不能安邦定国,这样的太子有什么用?
李二陛下本就对太子不满,如此一来,储位之变故依旧存在变数。
自己致仕告老之后,将朝中斗争放在一边,全心全意的协助晋王争储,三五*之后,局势必定大为改观,逆而夺取也未尝不能......
李二陛下不知道长孙无忌心里这么些算计,只以为他丧子之余悲?Q欲绝,心灰意冷,起了急流勇退之心,倒也在情理之中。
想了想,说道:“这样也好。如今大军获得补给,正从建安城源源不断的开来,总攻即将开始,此等紧要关头,你留在朕身边,给朕出谋划策参赞军机亦是好事。至于致仕告老,待到回去长安之后,咱们再从长计议。”
说到这里,他感慨道:“坐上皇位的第一天,朕就曾对自己立下过誓言,定要与尔等这些肱骨之臣共富贵,绝不会行下那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事,咱们君臣情谊相得益彰,留下一段千古佳话垂于史册。只可惜啊,侯君集利令智昏、悍然谋反,使得朕不得不违背誓言,心中实在痛恨!如今咱们都已经渐渐*迈,往昔的雄心壮志消散不少,眼瞅着都开始将手上的事情一点一点的交给儿孙**,朕当*的誓言也看似能够周全,心中着实宽慰。咱们之间固然有过纷争,但朕一直念着辅机的功勋,也念着文德皇后临死之前托付朕的话语,所以......”
他忽然响起房俊曾说过的一句话,很是契合眼下的环境,便笑了笑,续道:“......且行且珍惜吧。”
他心里是当真这么想,也一直在这么做。
杀戮固然是帝王必须之手段,可人世间总归还有一些美好的东西,能够让世人对这一段风卷云涌的岁月充满了钦慕与向往......
第八百九十八章 君臣之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