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十四 缓而图之[2/2页]

    张双国回道:“此乃杜提点之提议,臣不敢冒功。”

    “皆是皇城司所属,当为一体,何分彼此?待事成,必有嘉奖。”赵?g画下大饼,又看向陈宜中,道:“中枢当倾力相助。”

    “臣奉诏。”陈宜中应下。

    养鸽子比养马可就便宜太多了,中枢咬咬牙还是能支持的。

    解决了一桩心思,赵?g又问起前线的情况。

    因为火药威慑,元军大部收缩,江钲基本就是行军加接收。

    “因为元虏横行,各地残破,百姓多逃散,人力物力不足供给大军,须得后方筹备,臣正全力支应。”陈宜中说道:“且官吏逃散,无人主政,刘师勇由林景熙协助,尚可维持,江钲一路实在为难。”

    人才不足,老大难问题,赵?g只能摇头叹息一句无可奈何。

    正为难时,杨氏派来人叫赵?g回去吃饭,赵?g丢下一句“劳烦诸公”便跑了。

    回到后面,杨氏已经做好了四菜一汤,算是给儿子改善下生活。

    吃完饭,杨氏又问起了最近的政事,赵?g从打土豪分田地说到驿站设立,尽管说的很简单,却也用了一个多时辰。

    听完后,杨氏说道:“大哥各项谋划无不是极好,然而过于急躁,便如元虏来袭,大哥便急急去厮杀。

    且不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只说亘古未见至尊冲锋在前也!

    此非大哥太过急切?

    朝堂三公不备,六部未齐,地方亦然,大哥今日让分田,明日就让清理结社,随即还要发行米?弧⑸枇㈡湔荆?罟?衲芊稚砗酰

    事分轻重缓急,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王介甫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赵?g下意识地问道:“王介甫是谁?”

    杨氏回道:“王介甫名安石,神宗时宰相,为求国富民强而变法,其初心极好,然失之于急,又任人不当,多害民。

    此间详情,或可让陆公讲一讲,必有裨益处,大哥可鉴之。”

    赵?g认真想了想,发现杨氏说的不错,自己确实是太急了。

    “非孩儿本性如此,实则元虏压迫太甚也。”赵?g感慨道。

    杨氏说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恢复社稷岂在朝昔之间?此时相持,国朝势弱而元虏势大,更要镇之以静,不可盲动

    “孩儿受教。”赵?g严肃地说道。

四十四 缓而图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