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十五 皇帝到我家喝酒了[2/2页]

    陈宜中抚须而笑,道:“只恐太后见责。”

    这一刻的陈宜中,感觉自己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那时,陈宜中还是太学生,殿前侍御史丁大全谄事太监,得宠于理宗,悍然发兵围相府迫使董槐辞职,陈宜中激于义愤,上书参劾丁大全奸邪误国,反被削去学籍,编管地方。

    由天之骄子沦落为缓刑犯,陈宜中初心不改,时称“六君子”。

    只是宦海浮沉,曾经的热血小青年变成了老油条,再也没了当初的纯真。

    第二天,当好酒者买酒时,发现城中普通米酒价涨三成,不由大怒责问。

    店里的伙计回道:“昨夜官家至相府,品酒而归,言此酒滋味极好,携壶而归。官家金口玉言夸奖,涨价三成岂能言多?”

    客人道:“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谁不知官家万金之躯,从不用外界水食,如何能去相府饮酒!”

    伙计急道:“此乃官家禁卫所言,如何有假?”

    客人半信半疑,道:“若真如此,可见官家信重陈相公,此前多为造谣。”

    整个温州城都传遍了,官家昨夜去相府喝了一杯酒,只是碍于年幼不敢多饮。

    这可是赵?g的功劳,派出几个禁卫出去喝一顿酒,因此争执几句,马上就人尽皆知。

    其中也少不了陈宜中门客幕僚的推波助澜,他本人不至于如同徽宗朝的佞臣朱?乙话悖?鸦撇??诒凵希?肴诵欣袷笔直鄄欢?⑺嫡庵桓觳哺崭毡换实叟墓???遣环涟??肴帽鹑酥?阑实坌湃嗡

    只是百姓尚未来得及消化掉这个消遣,便听到中枢打算提高酒税的消息,立刻就觉得八卦不香了。

    但是听说官家本打算直接禁酒,后来陈宜中据理力争,才改为提高酒税,百姓又觉得陈相公是个能顶事的。

    赵?g为什么禁酒?

    祭祀、宴飨、馈遗,非酒不行,田亩种秫,三之一供酿财曲?,犹不充用。

    三分之一的粮食用来酿酒还不够用,不禁怎么行?

    陈宜中反对同样有道理,如果禁酒,民间必然私自酿酒贩卖,不但禁止不住,反而损失了酒税,不划算。

    所谓堵不如疏,提高酒税就是了。

    乡村私酒一直都有,管不了,反正城市里肯定能管住的。

    这其实不是大事,也占用不了太多的行政资源,一纸政令下去,酒税翻番,百姓也不至于因为这点事造反。

    但是很快,大家的注意力就被另一件大事吸引了——王应麟入朝来了。

四十五 皇帝到我家喝酒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