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十六 名人效应[2/2页]

    接受了大家的参拜,像厉森这样只是投军的普通人都去军营安顿,有名有姓的进入行在。

    又一番废话后然愿意。

    “臣以为如此设置,枢密院恐将受制于政事堂,宰相权势太大,易霸凌皇权,历朝之鉴,陛下不可不察。”陆秀夫说道。

    陆秀夫不得不反对,因为他是枢密院代表,不据理力争肯定被批评的。

    但是他说的有道理,因为相权与皇权天然有矛盾,所以相权一削再削,到了明清直接取消了宰相。

    陈宜中道:“所谓权臣,不过皇帝放纵而已,蔡京、秦桧、史弥远、贾似道之流无不如此

    然国朝制度之下,即便此等奸佞权倾朝野,常常失礼,却不敢僭越,为何?”

    制度不允许呗。

    编观历朝,赵氏的制衡术最为登峰造极,无论文臣武将都没有造反的可能,当然,小规模的军事政变是有的,这是用人问题,非制度可解。

    看两人又要争执,王应麟说道:“陛下睿智天成,果决有谋,胆略过人,谁能欺之?

    且陛下有言,利国事则行,不利则止,简化政事堂复六部职权有利国事,当行。

    当前以征战为先,枢密院不宜削弱,臣意,废兵部,其兵甲归工部,将官谴谪归吏部,钱粮归户部,军纪督查归御史台,审查不法归刑部与大理寺,余者不变。

    天下无完美之事,些许间隙亦可容忍,待国家中兴,天下承平,仔细筹谋亦或恢复旧制不迟。”

    “卿所言有理,便以此办理!”赵?g拍板。

    见王应麟的谏言被采纳,新来的众人纷纷进言。

    其中前殿中侍御史陈仲微说道:“今以效率为先,然官制依旧,非为表率。

    臣意,以职事定官位,官位定品秩,品秩定俸禄,余者皆罢,若嘉奖功勋,可重设爵位,文武同一。”

    宋朝的官制很复杂,分别由差遣、本官阶、散官阶、勋官、爵位,贴职等组成,比如陈宜中,全称少师、光禄大夫、上柱国、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右仆射、右丞相。

    右丞相是差遣,实际做事用的,右仆射是本官,也称寄禄官,领工资用的,少师和光禄大夫是散官,决定地位用的,资政殿大学士是贴职,装逼用的,上柱国是勋官,荣誉头衔。

    而地方上的知州,你不加个某某殿/阁的待制/直学士/学士,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说出去确实是很有面子,但是真的繁杂。

    “此言甚好,诸卿商议细则。”赵?g看了看时间,发现挺迟了,便道:“此事不急于一时,日后商议不迟。”

    太后的劝诫总归还是有用的,不然明天的这个时候,皇帝就要让大臣们交作业了。

四十六 名人效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