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十一 不相负[1/2页]

    五月五,端午节,瓯江上,数十条龙舟蓄势待发。

    一声鼓响,各船如箭般窜出,两岸百姓爆发出震天价欢呼。

    高台上,李庭芝感慨道:“天下纷乱时节,温州百姓如此欢悦,皆陛下之功也

    赵?g回道:“皆诸公之功,朕坐享其成而已。”

    “陛下何必自谦。”陈宜中附和了一句。

    张双国说道:“今日军民聚集,陛下何不赋诗一首以记?”

    赵?g摆摆手,说道:“此非朕之所长,勿要勉强,诸卿若有雅兴,自可赋诗。”

    李庭芝说道:“陛下过谦,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便强过无数文人骚客,何言不擅长呢?”

    反正文丞相跑江西去了,赵?g耶不觉得尴尬,只笑而不语。

    很快,话题又转到了时局上来。

    赵?g说道:“两广大局,非卿不可,如今通州择一二良将即可坚守,卿回通州实无必要。”

    李庭芝说道:“陛下厚爱,臣铭感五内,然四州军民视臣如父母,一路追随未曾相弃,臣岂能弃之?”

    为了怕四州军民人心涣散,李庭芝把张世杰给押那才得南下述职,过两天又要回去主持百姓迁徙的事情。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说来话长。

    开庆元年(1259年),元庭山东淮南行省总管李?预谋自立,为扩张地盘进犯宋境,时淮南制置使赵与?、参议官李应庚等无勇无谋,丧师失地。

    当时李庭芝丁母忧,朝议选择镇守两淮的人,理宗一句“无如李庭芝者”,于是夺情主管两淮制置司事。

    李庭芝到任整兵备战,破?兵,杀?将厉,夷南城而归,次年再败李?于乔村,破东海、石圃等城。

    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李?败亡,李庭芝迁徙三城的民众到通州、泰州,并妥善安置。

    不止扬州百姓视之如父母,通泰百姓也是一样。

    所以李庭芝南下之前要把张世杰押那呢,不然人心涣散,万事皆休。

    见赵?g不乐,陈宜中说道:“陛下不必忧虑,臣等已经筹措海船二百余,无须半年便可尽迁通州十万百姓,彼时李相自可南下。”

    就在瓯江上龙舟赛开始的同时,江万载已经搭好了浮桥,准备渡过宜黄水攻打宜黄县。

五十一 不相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