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十一 少年离家去从戎[1/2页]

    天还未亮,李娘子便早早生起了火,然后淘米煮饭。

    如今正是青黄不接之时,粮价正是最高的时候,寻常百姓都是一天两顿饭,且多以杂粮为食,白米饭确实是奢侈的。

    只是烧火时,李娘子总是忍不住抹眼睛。

    其丈夫李大壮走进灶房看到,忍不住说道:“三哥去投效官家,娘子何必伤心?”

    “投效官家自是应该,只是李家仅有三哥,若是……若是……”

    李娘子没说下去,李大壮已经明白了潜台词——若是李三郎战死,李家的香火可就完蛋了小说

    李大壮强自说道:“若是不幸,官家自有祭祀,我等也有奉养,无妨。”

    “娘。”李三郎走进来,说道:“孩儿是天子禁卫,如今温州防御愈发森严,如何能有危险?说不得等孩儿长成,元虏已经被逐出了中原。”

    他今年十五岁,正好卡着亲卫少年营的下限,因为目睹赵?g亲自抚慰百姓,他便动了心思。

    李大壮本来是不同意的,因为李家前两个孩子全部夭折,就剩下了这根独苗,奈何拗不过李三郎,只得同意。

    李娘子舍不得儿子投军,却又说服不了丈夫儿子,只能临行前煮顿好饭。

    很快,饭菜做好,一家人团团坐了,李娘子与李大壮偶尔动筷子也是给李三郎。

    “爹,娘,你们吃。”李三郎给父母夹了块肉,又说道:“官家禁卫三顿管饱,日日有肉,快活的很。”

    父母沉默着不说话,看着李三郎吃。

    吃了一碗饭,李三郎碗一推,说道:“我吃饱了。”

    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平日里都是三五碗犹自吃不饱,今日一碗当然是不够的,不过两人不会揭破儿子给家里多留点粮食的小心思。

    李娘子倚着门框,目送丈夫儿子离开,终究忍不住,回到屋里埋头痛哭。

    李三郎到底是少年心性,一路蹦蹦跳跳地,看到相近的少年,总是忍不住吆喝一声:“可要投官家去?”

    “同去,同去!”对方十有八九回应。

    根本遇不到不去的,平日里横行街头的半大少年,若是不去投官家,哪有面目出街?

    不一刻,到了校场附近,见队伍排出了三两里,又有军兵维持秩序,让众人接在后面排队。

    李三郎忍不住埋怨道:“官家管饭,非要在家吃这顿饭,如此在后,若是招满了如何是好。”

六十一 少年离家去从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