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四 南宁国现状[2/2页]
“再看看,南宁国以此为产业,必然量多。”
众人议论纷纷,难以下定决心。
乌木色黑,天然就是做棺材的好材料,按照当下人对身后事的重视,如果真的百年不腐,四百贯一方确实是可以的。
只是这玩意口说无凭,谁能百年后王就国如何?”赵小三兴致勃勃地问道:“本王能文能武,若是去了,国势必然蒸蒸日上,到时候皇兄缺钱,只好给本王打欠条。”
说到得意处,赵?m不由手舞足蹈。
宁王苦皇帝久矣。
“国内颇为炎热,多有得病而死者,大王尚幼,不良于行,待十六岁就国不迟。”史津劝道。
“十六岁啊,还要六年,太久了。”宁王立刻闷闷不乐。
史津不好劝解,只陪着笑继续汇报。
“国内矿产丰富,金银铜转运国内,获利五十万贯,因此能发展造船,假以时日,南宁国必为南海诸国之首。”
史津看宁王已经恢复,又道:“只是人口是关键,目下臣等由占城、南越等国购买人口,不过用作应急,非长久之计,关键还得国内移民。”
“封国如此富庶,百姓为何不去?”赵?g问道。
史津回道:“实在是太远,百姓宁愿北上或去镇东路琼州路,鲜少南下者。”
赵?m想了想,道:“带钱了吗
“带了,大王可是要用?”史津回道。
“走,去国子监,让太学生们好好说说南宁国的富庶,本王倒不信了,还有人能够拒绝发财!”赵?m说道。
花钱买版面发软文,宁王殿下果真是长大了。
张伯淳正为报纸亏损而忧心不已,听说宁王来送钱,立刻亲自操笔,写了一篇软文出来。
其实不算软文,因为只要把两百万贯钱、一百万石粮食的年收入列出来就足够吸引人了,当然,心动归心动,具体付诸于行动的能有多少,尚待观察。
总之,国朝时报的第一个收费广告打了出去,总算是收到了回头钱,算是相互成全吧。
随着南宁国的话题发酵,海外的形势也逐渐进入了百姓的视线里。
倭国抗元、南越内战都是打成了一锅粥,凌方举在马六甲海峡主宰一切,占城人小心翼翼生怕惹的王师讨伐,刘氏王氏宗国正在选址……最最重要的是,海外确实是个发大财的好地方。
只是对普通百姓来说,南海真的太远了,如果没到穷困潦倒的地步,真不会去闯的。
一百一十四 南宁国现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