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杨寒衣败守边城[2/2页]
楚林一旁见其有些意动,急忙附和,心中却是另有顾虑。
三人退走,离月也就回到了少爷身边。
袁溪虽然与目林剑卫等人纠缠不休,却一直关注着楚瞳身边的情况。
见到离月竟也是修士,并能以一敌三,已是大吃一惊。
如今此女安然归来,楚家三人不知所踪,更令其惶恐不安。
一时失神,被剑卫等人所伤,愈加无心恋战,实在是怕那女子突然动手。
连忙暗中传音与十三皇子,请求撤兵。
杨寒衣并非意气用事之人。
见楚瞳受伤,他的确有些庆幸,觉得再无后顾之忧。
可如今楚家三人不知所踪,对方又多出一名女子修士,己方的兵力虽然强于对方,可扬州的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
杨寒衣不敢铤而走险,思虑了一番,决定撤退。
“臭婆娘,这次算本皇子失策,先放你一马,下次就不会这么好运了”
虽然决定撤兵,杨寒衣并未慌乱,跟随他的那些部将也都身经百战,有条不紊的指挥大军撤退。
花青鸾见此便是一声乱心吼,扰乱杨国大军的军心,并迅速跃上城头,下令目林军出城追击。
到底还是撤退,已显败势,心中多少有些士气低落,即便有杨寒衣等人指挥,突闻这一声怒吼,也是显得慌乱不堪。
这时扬州边境城门大开,一匹赤红宝马率先奔出城外,花青鸾于城墙之上纵身一跃,正落马背,随即率领大军追袭杨军而去。
紧接着,又从城内奔出一万轻骑,对着杨国败退的那些散兵游勇冲杀过去,领头的正是一直不见身影的楚镜。
袁溪身为筑基修士,本应最先离去,并且他也是这么想的。
可自己一走,眼前这二十名先天就会向己方大军杀去,那便是狼入羊群。
若使己方损失巨大,到时候十三皇子定会不满。
所以,思量再三,他还是选择再纠缠一番,却再也没能回到杨国。
楚瞳认为,身为筑基的袁溪始终都是个不小的麻烦。
于是令离月出手,将其废掉修为,交于赵舒诚处置。
三人回城后,这位扬洲赫赫有名的杨国大国师,便被赵舒诚命人押解回都,打入地牢,从此不见天日。
没了袁溪的阻拦,二十名目林剑卫得以脱身,也是前去追击杨军。
此战下来,双方各自伤亡不小,杨国更是成倍高于扬州,折损将近十万,大多是于撤退之时,被楚镜带人或杀或俘。
回到杨国边城,杨寒衣满面寒霜,又见袁溪迟迟未归,知其已是凶多吉少,暗骂楚家害人不浅。
其余的杨国部将也都心有余悸,恳请十三皇子下令撤兵,毕竟没了楚家相助,这一次注定是无功而返。
杨寒衣听闻众将所言并未发怒,却是平淡的开口拒绝了众人的请求
“诸位所忧,本皇子并非不知。但与以往不同,这场大战一起,便不再是我等想停,就可以停下来的了。
父皇决定发兵,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楚家身上,本身就是一场豪赌。
而赵舒诚御驾亲征,更是存了将我杨国一举歼灭的心思。
若我等今日退兵,定会大损我军士气,并使得杨国门户大开。
赵舒诚绝对不会放过机会,只要扬州大军进了杨国境内,丢了士气的我们就只能一退再退,直至灭国”
“所以,并非本皇子执意留下,而是如今我等已经骑虎难下,除了死守边境,再无他法。”
“这……”
杨国众将士一听,一时有些发愣。
实在是身为扬洲第一大国,从来都只有主动攻打别国的份儿,却从未有过兵临城下之时。
“不过,诸位也莫要慌张,我杨国毕竟兵力强盛,而扬州此战过后,目林精兵已不足二十万,守城之势我们必然是胜多败少。
待我请父皇发兵援助,一旦援军到来,我等择势反扑,兴许还能使扬州目林军再受重损”
众人俱是杨国名将,少有胆小鼠辈,又与杨寒衣出生入死多年,此时听到殿下的详解,知其所言不假。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身为杨国将领,一旦国破之时,他们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众人精神一振,将那些杂乱的想法抛之脑后,朗声喝道
“我等誓死追随殿下”
接下来的日子,便与之前截然相反。
成了扬州攻城,杨国死守不出。
楚瞳与赵舒诚都看出了杨寒衣的意思,同样下令调集大军,增援边境。
如今扬州日渐强盛,各地都是兵马充足,再调二十万大军十分轻松,也不影响其余边境的布防。
尽管如此,东吴与西蜀仍是各自派出十万大军攻打扬州,却是杨皇向两国求援了。
两位君皇自然也不想赵舒诚一统扬洲,便都接受了杨皇的请求。
而杨皇自己则又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增援杨寒衣。
身为老子,杨寒衣能看出来的,他当然也能看出来。
二十万大军派出后,杨皇又下令征兵缴粮。顿使杨国万民惶惶不安。
现在扬洲谁人不闻扬州皇之贤名,就连北凌百姓都纷纷赞叹。
两相比较,杨国各地对君皇强征之举自是不满,纷纷暴起,使得杨国大乱。
就在此时,汤周城内传送阵不断闪烁,却是一群意外来客悄然而至......
第六十六章 杨寒衣败守边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