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5章 懒,才是科技进步的源动力[2/2页]

    “从南方调回来的薯种是否够用?”

    “存放和育苗的法子,是否完善?”

    他不怕第一年种的少,只怕种不成!

    现在的天气,薯种一个保存不善就会全部冻坏,到时候连一根苗都别想育出来!

    好在宋应星接下来的回答,打消了他这个疑虑。

    薯种是从广西那边运回来的,南京以南,走的水路。

    在船上时,堆放薯种的舱室里,时刻有火盆保证温度。

    而自南京换成陆路以后,薯种的运输就变的麻烦了许多。

    首先,为了防止被冻坏,那些薯种都被装进了木箱里。

    在箱子里,薯种不但有稻草和棉被保温,还有装着热水的水囊。

    如此,不但能让薯种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还能防止在运输的过程中受到磕碰。

    只不过,这样的运输,代价是巨大的!

    旁的不说,单单那水囊里的热水,就要每个时辰换上一次!

    而到了京师之后,这些薯种又被转移到了提前挖出来的地窑里。

    地窑中生火是不太现实的,还要靠着热水来维持里面的温度。

    热水需要频繁更换,打开地窑时,又容易导致窑内的温度急速下降。

    让其他人看管,宋应星又不太放心。

    于是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竟然自己琢磨着,设计了一样东西出来!

    暖气片!

    这就很意外!

    果然,懒才是科技进步的源动力!

    之后,他就找上了徐光启。

    不得不说,他找徐光启是很明智的选择,如果去找工部,人家未必会搭理他。

    但徐光启则不然,他本就重视科技,在看到图纸的时候,立刻便让人开始动手打造。

    仅用了四天,锅炉、暖气片、水管这些就全弄了出来!

    如此一来,薯种的保存,就变的简单无比了!

    只需派人守在锅炉旁,再让人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下地窑里的温度即可!

    听到这里,朱由校已经忍不住了。

    皇宫里,虽然有暖气,但这是地火龙,也就是地暖,在修建宫殿的时候,下面就预设了管道。

    可这也只有宫里才有!

    户部的那些仓库里,是不可能预埋地暖的。

    所以,宋应星弄出来的暖气片,让他意外!

    他看向温体仁和朱由检笑道:“二位,随朕一起,去看看这暖气片如何?”

    “遵旨!”

    二人早已吃完午饭,正喝着茶水解腻,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嘛!

    忙活了半天,能有这个机会出去遛个弯,消消食儿,简直不要太美!

    见他们同意,朱由校又看向张嫣。

    “朕带他们去户部转转,你也忙了半天了,回宫歇歇去吧。”

    张嫣摇了摇头,指着那些折子说道:“这里还有不少事情要做,臣妾不累。”

    看她态度认真,朱由校便没再多说。

    可就在他和温体仁、朱由校刚要走出乾清宫的时候,却听张嫣从后面追了上来。

    “陛下,有些事情,臣妾不太熟悉,能否把魏公公留下,若是遇到不懂的,臣妾也能问询一二。”

    对于张嫣的请求,朱由校当即便冲魏忠贤摆了摆手。

    “那你就别跟着朕了,好生辅助皇后处理政事。”

    魏忠贤身子一僵,总感觉有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可又没有理由拒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行人渐行渐远。

第205章 懒,才是科技进步的源动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