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战长沙5[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34;纱布!再拿些纱布来!34;
nbsp薛宁的声音在教会医院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响起。文夕大火过去一周,长沙城满目疮痍,但生活必须继续。原来的医院建筑在大火中损毁严重,只能在院子里增设帐篷作为临时诊疗区。
nbsp34;来了!34;胡湘湘小跑着送来一叠刚消毒的纱布,动作麻利地协助薛宁为一名烧伤患者更换敷料。
nbsp薛宁欣慰地看着这个进步神速的34;学徒34;。火灾后的胡湘湘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再是那个莽撞的少女,而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医护助手。胡家暂时住在教会后院的小屋里,胡湘湘每天跟着薛宁学习,进步惊人。
nbsp34;很好,记住烧伤换药的关键是轻柔和无菌。34;薛宁轻声指导,34;这位先生二度烧伤面积达30%,感染风险很高。34;
nbsp胡湘湘认真点头,小心翼翼地按薛宁教的方法操作。患者是个四十多岁的码头工人,火灾时为了救邻居孩子被严重烧伤。
nbsp34;薛大夫,34;患者虚弱地问,34;我这条胳膊...还能干活吗?34;
nbsp薛宁检查了一下创面:34;恢复得不错,按时换药,坚持做我教你的手指活动,会好起来的。34;
nbsp走出帐篷,胡湘湘小声问:34;薛姐姐,他的手指关节真的不会僵硬吗?我看那些肌腱;
nbsp34;如果坚持复健,希望很大。34;薛宁揉了揉酸痛的后颈。连续七天的高强度工作,她的体力已接近极限。
nbsp34;薛医生,院长请您去会议室。34;一个护士跑来通知。
nbsp教会医院的院长布朗医生是位六十多岁的英国传教士医师,在大火中坚持留守医院,保住了大部分医疗设备。薛宁整理了一下皱巴巴的白大褂——这是大火后唯一一件还能称为34;干净34;的衣服——走向主楼尚未完全修复的会议室。
nbsp推开门,她意外地发现除了布朗院长和安娜护士长外,还有几位穿白大褂的中国医生,以及...顾清明。他今天穿着正式的军装,坐姿笔挺,肩章在阳光下闪着微光。看到她进来,他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nbsp34;薛,来,坐这里。34;布朗院长和蔼地招手,34;我们正在讨论灾后防疫计划。34;
nbsp薛宁在唯一的空位——恰好挨着顾清明——坐下。桌面上摊开着长沙城区地图,上面标注了受灾最严重的区域。
nbsp34;薛医生,34;一位戴圆框眼镜的中年医生开口,34;我是市立医院的林主任。听说你在烧伤治疗上很有心得,使用了一种...特殊药膏?34;
nbsp薛宁瞬间明白了会议主题——她的34;超前34;医疗方法引起了同行注意。她谨慎地回答:34;只是根据老师教的一些改良方法。34;
nbsp34;改良?34;林主任推了推眼镜,34;据我所知,你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油膏疗法,改用干性愈合理论。这在欧洲都是前沿研究。34;
nbsp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薛宁身上。她感到顾清明在桌下轻轻碰了碰她的鞋尖,像是无声的支持。
nbsp34;战争时期,我们需要最有效的方法。34;薛宁选择实话部分说,34;我的老师曾在德国留学,接触过最新研究。烧伤创面湿润环境易滋生细菌,干性愈合配合磺胺药能有效降低感染率。34;
nbsp34;磺胺?34;一位年轻医生惊呼,34;那可是贵重药品!34;
nbsp34;所以我只用于重症。34;薛宁平静地说,34;对于普通烧伤,严格的清洁和干燥同样有效。34;
nbsp讨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薛宁系统地介绍了无菌操作、分诊制度和简易隔离病房等概念,这些都是现代医院的基础,但在1938年的中国还很少见。顾清明大部分时间保持沉默,只在关键时候插话支持薛宁的建议。
nbsp会议结束时,布朗院长宣布成立长沙灾后医疗委员会,出乎薛宁意料,她被推举为三名技术顾问之一。
nbsp34;薛医生年轻有为,又熟悉西方最新医学,正是我们需要的。34;布朗院长笑着说,34;当然,还要感谢顾参谋的推荐。34;
nbsp薛宁惊讶地看向顾清明,后者正低头整理文件,睫毛在脸上投下一小片阴影,掩去了表情。
nbsp散会后,薛宁在走廊被顾清明叫住:34;薛医生,能否借一步说话?34;
nbsp他们走到医院后院的银杏树下。深秋的银杏叶金黄灿烂,与周围的废墟形成鲜明对比。顾清明从公文包取出一个纸包:34;给你的。34;
nbsp薛宁打开,是一套崭新的护士服和医用口罩。34;这...太贵重了。34;她轻触质地优良的棉布,战时这种物资极为稀缺。
nbsp34;你救了很多人的命。34;顾清明的声音比平时柔和,34;包括我。34;
nbsp薛宁想起火灾那晚他为保护她而受伤的肩膀:34;你的伤;
nbsp34;快好了。34;他微微活动了一下左肩,34;多亏你的药。34;
nbsp一阵风吹过,银杏叶纷纷扬扬落下。薛宁突然注意到顾清明军装领口别着一枚小小的银色徽章,形状像把利剑。
nbsp34;这是;
nbsp34;黄埔军校毕业徽章。34;顾清明顺着她的目光解释,34;我十六期。34;
nbsp薛宁在现代读过黄埔军校的历史,知道那是民国时期最着名的军事学府,培养了大批优秀军官。34;你...很年轻就当上参谋了。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34;家世帮了些忙。34;顾清明难得地露出一丝自嘲,34;不过战场上,子弹不认识你是谁的儿子。34;
nbsp薛宁第一次听他谈起自己,不禁好奇:34;为什么从军?34;
nbsp顾清明沉默片刻:34;国家危亡,总要有人站出来。34;他抬头看向远处,34;我大哥死在淞沪会战,二哥在南京...失踪。34;
nbsp薛宁胸口一紧。她知道34;南京失踪34;在1938年意味着什么。下意识地,她伸手轻轻握住了他的手腕:34;对不起。34;
nbsp顾清明似乎对她的触碰有些意外,但没有抽回手:34;你呢?为什么学医?34;
nbsp薛宁想起自己选择医学的初衷:34;为了救人。虽然...有时候救不了所有人。34;她想起现代医院里那些因各种原因逝去的生命,和眼前这个时代无数在战火中消逝的普通人。
nbsp两人沉默地站在银杏树下,某种无需言语的理解在空气中流动。
nbsp34;对了,34;顾清明突然说,34;军政部那边暂时不会来打扰你了。我父亲...打了招呼。34;
nbsp薛宁这才明白为何刘处长之后再没出现。34;谢谢你。不过...你父亲知道我的事?34;
nbsp34;只知道你是个医术高明的女医生,救了不少人。34;顾清明看向她,34;至于其他...那是我的秘密。34;
nbsp薛宁心头一热。他在保护她。
nbsp34;我该回去了,还有病人等着。34;她最终说。
nbsp顾清明点头:34;我晚上来检查防疫工作进展。34;顿了顿,又补充,34;公事。34;
nbsp薛宁忍不住微笑:34;当然,公事。34;
nbsp回到临时病房,胡湘湘神秘兮兮地凑过来:34;薛姐姐,顾长官又来找你啦?34;
nbsp34;工作上的事。34;薛宁故作严肃,34;别瞎想。34;
nbsp34;我才没瞎想呢!34;胡湘湘笑嘻嘻地递过病历本,34;不过顾长官最近来医院的次数可真多,比卫生处的巡查员还勤快。34;
nbsp薛宁轻拍她的头:34;专心学习。今天教你静脉注射。34;
nbsp接下来的日子,薛宁全身心投入医院重建和医疗改革。在她的推动下,教会医院率先建立了系统的消毒流程:所有器械必须高温蒸煮,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要用肥皂洗手,伤口处理必须戴消毒手套...这些在现代医院司空见惯的措施,在当时却是革命性的改变。
nbsp起初,不少老医生和护士抵触这种34;麻烦34;的做法,但当一个星期后,医院感染率下降了60%,反对声很快变成了钦佩。薛宁趁机开办培训班,系统地教授基础医学知识和护理技巧,学员不仅有医护人员,还有普通市民。
nbsp34;战争时期,每个人都能成为救命者。34;她在开班仪式上说。
nbsp顾清明几乎每天都会34;恰好34
第413章 战长沙5[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