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签到刑警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形意拳中的不传之秘-站桩养生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形意拳的站桩与静坐各有所长,我们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去年夏天,一位老前辈来访,老人家七十多岁了,喜欢研究养生之道。

    闲聊的时候我问他:“您最近在练什么呢?”

    他说在练静坐,每天练三个小时,感觉挺好,就是有冠心病,心律不齐,住了五次院了。

    我跟他讲,像您这种情况,养生要以动为主,活动活动嘛,要活就得动。为什么呢?

    老人家在家里,儿女都有出息,很孝顺,他在家无忧无虑,颐养天年,加上每天打坐三个小时,他的心已经够安静了。

    但物极必反,静中无动,全身的肢体不能配合心脏行血,心脏的工作量就大了,能不犯冠心病吗?

    形象地说,怡然自得的、健康的心脏面对静止不动的身体,好比励精图治的君王遇到慵懒的臣民。

    怎么都不听使唤,无奈之际,他就躁动不安,心烦意乱长久下去就会导致心脏出现各种问题了。

    这也是养生不得法的一种表现。

    我给他一个建议,把每天打坐的三个小时用来站桩。

    老人以前练过站桩,有基础,所以回去后一练就上手,马上找到感觉了。

    两个月以后,他再次登门,非常开心地说他的心脏已经恢复正常,全身都比以前舒爽多了。

    一般来说,遇到养身不得法的人,我不会猛然让他放弃以前的养生方式而换成另一种。

    但是,只要遇到静坐出了问题的,我会断然让他停止静坐,改为站桩。

    根据现在人的体质和生活特点,站桩往往比打坐更有养生之功。

    静坐是为了让我们的心安静下来,因为我们一天到晚劳心劳神,心灵需要休息了。

    所以,静坐要求意守丹田,摈除杂念。

    但是,实际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呢?

    往往是一念未息,一念又起,心里还一面想着:“哎呀,我怎么又起杂念了?

    不行啊,不能有任何念头……”想来想去,徒增烦恼,可谓坐而无功。

    我曾遇到一个倡导静坐的人,他说他静坐入定后,“心静如水,毫无杂念,整个意识界就像清秋之夜的江面,风清月白,波澜不惊,无比清静。

    ”后来再看一本书,上面也这样描述静坐的感受,一字不差。莫非这是巧合?抑或这位仁兄在背书?我不知道。

    在这个问题上,最老实的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他也有静坐的爱好。

    他曾说,自己打坐多年,也只有惟一的一次真正做到了无我无他、离形去知,但是他的境界已经很高了。

    既然心不能静下来,那就别静下来了,让它放松吧。

    平时,我们的心如野马狂奔,不能急刹,站桩的时候,我们让自己的心灵放慢脚步,散散步吧。

    站桩无须意守丹田,既然做不到摈除一切杂念,那就想点欢喜的、令人愉悦的事吧。

    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而且对于养生也大有裨益,心主喜,微微的喜悦就是养心的良药。

    站桩的时候,我们全身放松,无忧无虑,悠闲自在。

    心灵得到了美妙的享受,以后一站桩,你自然也会心生欢喜。

    静坐就得坐着。现在的人,尤其是身处都市的人,多从事脑力劳动。

    上班的时候坐在办公桌前,出门有车坐,回到家里又一屁股坐进沙发看电视。

    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坐着,缺乏运动,身体的气血都淤滞了,很多病就是这么坐出来的。

    病人谈病色变,医生则是“谈坐色变”、“谈静色变”。

    因长期坐着或缺乏运动而生出来的病,不仅复杂,而且不容易治愈。

    一天到晚坐着的人,好不容易有了点养生的闲暇,为什么还要坐在那里静坐呢?

    他需要站着,需要运动,需要让全身的气血动起来,让肢体肌肉灵活起来。

    对于打坐功力肤浅的人来说,很难做到静中有动。

    形意拳站桩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看似不动,其实是不动之中有大动。

    这种大动又不同于跑步、跳绳等体育运动,那是剧烈运动,一般只适合年轻人。

    对于那些素体虚弱,津乏气短的人来说,剧烈的运动会增加内耗,伤津动气,不增其益,反受其累。

    尤其是那些身患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以及隐匿性疾病的人,剧烈型运动更是要不得的。

    因此,有养生经验的老人经常说:大动不如小动。

    其实,小动不如微动,站桩的动是一种微动,确切地说,是一种蠕动。

    我们可以把意念集中在尾椎骨尖上,慢慢地用尾椎骨尖画小圆圈,以此带动身体的微动。

    此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十个手指的指尖有微微发麻的感觉,随着身体的微动。

    这种感觉从手指传向手臂。腿部、背部也会有相应的感觉。

    身体这样轻微晃动着,感觉自己就像站在温泉里,像海藻一样,随着迂缓的水流飘飘荡荡,荡荡悠悠。

 &nb

形意拳中的不传之秘-站桩养生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