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明暗相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https://m.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顾十七没有立即回答。他缓步走向寺院的法堂,那里悬挂着一幅古老的“十善业道”图谱,上面细致描绘着佛教对善行的界定。
nbsp“姑娘此问,问到了道德哲学的根源。”他的声音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晰,“但请容我先指出一个前提:佛教并不认为‘天下皆善会导致善恶标准的消失,正如‘天下皆健康不会导致健康标准的消失。”
nbsp独孤伽罗挑眉:“这比喻不伦不类!”
nbsp“请听我细细道来。”顾十七指向图谱,“佛教对‘善有明确的定义:能引生安乐果报的身口意行为,即为善;能引生痛苦果报的,即为恶。这个标准不因行善人数的多寡而改变。”
nbsp他进一步解释:“就像健康的标准——身体机能正常运转,不会因为所有人都健康而失去意义。善的标准也是如此:能够利益自他的行为就是善,这个标准是客观的,不依主观认知而改变。”
nbsp晨曦透过窗棂,在图谱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nbsp独孤伽罗追问:“但如果所有人都行善,善恶还有什么意义?”
nbsp“意义不在于对比,而在于本质。”顾十七目光深远,“就像所有人都呼吸,呼吸仍然重要;所有人都吃饭,吃饭仍然必要。善的价值不在于与恶的对比,而在于它本身能带来安乐和福祉。”
nbsp他举例道:“况且,佛教所说的‘究竟解脱,不是简单地‘行善,而是超越善恶对立的觉悟。但在这之前,善恶的区分和善的标准始终是必要的修行指南。”
nbsp远处传来早课的诵经声,僧众正在诵读《十善业道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顾十七最后道:“所以姑娘不必担心:即使有一天所有人都行善,善的标准依然清晰——那就是能否真正利益自他。这个标准如明灯,不会因为黑暗消失而失去它的光辉。”
nbsp阳光完全洒入法堂,将那幅“十善业道”图谱照得明亮清晰。独孤伽罗望着图谱上细致的开示,忽然明白了:善的标准不是建立在与恶的对比上,而是建立在能否真实利益众生的本质上。这个标准,不会因为恶的消失而失去意义。
nbsp照你这么说,利益众生就是善。那如果所有人都去利益众生了,你又该如何衡量罗汉,菩萨和佛的界限?
nbsp总得有个标准吧。无规矩不成方圆。
nbsp独孤伽罗的问题如精密的探针,深入到了佛教修行体系的核心理念。她的质疑不仅犀利,更展现了对修行次第的深刻思考。
nbsp顾十七站在晨曦中的法堂前,面容被金光镀上一层庄严。他合掌微躬,仿佛在向千古以来的修行者致敬,然后才缓缓开口。
nbsp“姑娘此问,妙极。”他的声音清越如钟鸣,“佛教确实有清晰的标准来区分修行境界,这不是等级高下之分,而是觉悟程度之别。”
nbsp独孤伽罗目光如炬:“愿闻其详。”
nbsp顾十七引领她看向法堂内的三尊圣像——罗汉、菩萨、佛陀,在晨光中各显慈悲威仪。
nbsp“先说罗汉。”顾十七指向第一尊像,“罗汉是‘自觉者,如同大学毕业生,已经完成个人修学,解脱生死。他们的标准是断尽见思烦恼,证得涅盘,但尚未发起度化众生的大愿。”
nbsp晨风吹动经幡,仿佛在为他的话语作注。
喜欢。
第663章 明暗相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